[实用新型]一种螺母送料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96016.8 | 申请日: | 2012-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8445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23 |
发明(设计)人: | 陶泽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市创新科技检测仪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19/00 | 分类号: | B23P19/00 |
代理公司: | 苏州华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32 | 代理人: | 傅靖 |
地址: | 2153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螺母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螺母送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螺母送料装置。
背景技术
螺母是具有内螺纹并与螺栓配合使用的紧固件,在现有生产工艺中,通常都需要用到螺母,对零部件进行紧固。
目前制造厂家几乎都采用人工送料,然后再进行装配。采用人工送料这种作业方式,存在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工作安全性低、劳动力成本高的缺点;同时,人工送料由于各种熟练程度、环境因素等造成产品的合格率大大降低,提高了企业的生产成本,降低了企业的经济效益。
因此,一种能够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合格率,增加企业经济效益的螺母送料装置亟待出现。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合格率,增加企业经济效益的螺母送料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螺母送料装置,包括工作台,在所述工作台上设置有振动盘、导轨、待加工工位和将螺母通过所述待加工工位放入产品中的输送机构,所述导轨一端与所述振动盘相连,另一端与所述输送机构相连;
在所述振动盘和所述输送机构之间设置有控制所述导轨、用于定量输送螺母的定量送料机构;
还包括自动控制装置,所述自动控制装置与所述输送机构和所述定量送料机构分别电连接。
优选的,所述输送机构包括上机构和下机构,所述上机构包括上顶针和带动所述上顶针运动的第一气缸,所述下机构包括下顶针和带动所述下顶针运动的第二气缸;
所述上顶针工作端端部和所述下顶针工作端端部均与螺母的螺孔相匹配。
优选的,所述一组上顶针与所述一组下顶针相对应;
所述上顶针至少为一组;
所述下顶针至少为一组。
优选的,所述导轨个数与所述上顶针和所述下顶针组数相对应。
优选的,所述定量送料机构包括第三气缸和两组挡板,每组所述挡板上设置有阻挡导轨中螺母运动的挡片。
优选的,所述挡片数量与所述导轨数量相一致。
优选的,在所述导轨末端设置有用于对螺母吹气的辅助气管。
优选的,所述导轨末端的宽与所述螺母端面两平行边之间的距离相一致。
优选的,所述待加工工位数量与所述导轨数量一致。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一种螺母送料装置,包括工作台,在所述工作台上设置有振动盘、导轨、待加工工位和将螺母通过所述待加工工位放入产品中的输送机构,所述导轨一端与所述振动盘相连,另一端与所述输送机构相连;在所述振动盘和所述输送机构之间设置有控制所述导轨、用于定量输送螺母的定量送料机构;还包括自动控制装置,所述自动控制装置与所述输送机构和所述定量送料机构分别电连接;采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螺母送料装置,通过输送机构将螺母一个一个经待加工工位放置到产品上,通过机械手段实现了自动化生产,减少了人工的耽误,降低了合格率,提高了生产效率,增加了企业的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螺母送料装置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螺母送料装置实施例1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螺母送料装置实施例1的定量送料机构的示意图。
图中数字所表示的相应部件名称:
1.工作台 2.振动盘 3.导轨 4.待加工工位 5.输送机构 51.上机构 511.上顶针 52.下机构 521.下顶针 6.定量送料机构 61.第一挡板 62.第二挡板 63.第三气缸 64.挡片 7.辅助气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能够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合格率,增加企业经济效益的螺母送料装置。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市创新科技检测仪器有限公司,未经昆山市创新科技检测仪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9601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