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缝纫机之自动吸油润滑的旋梭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95981.3 | 申请日: | 2012-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5838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9 |
发明(设计)人: | 祝书伟;应振华;腾世岳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杰克缝纫机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5B57/10 | 分类号: | D05B57/10;D05B71/02 |
代理公司: | 台州蓝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29 | 代理人: | 周志涛 |
地址: | 31801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缝纫机 自动 润滑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缝纫机技术领域,特指缝纫机之自动吸油润滑的旋梭。
背景技术
在缝纫设备中,旋梭是缝纫机的总要组成部分,旋梭可将缝纫的线迹缝合,使得缝制的产品缝合牢靠,美观。
目前,通常旋梭在使用一段时间后,由于上线与所缝制的物件产生的摩擦将线末、灰尘等带入旋梭内,在多数情况下这种灰尘的机会较为缓慢,但现有的旋梭的润滑结构的供油量较高,因此导致灰尘的累积影响缝纫的效果,若灰尘将供油油路堵塞,则必须拆卸清理,而旋梭上的结构零件都较小,例如紧固螺钉的强度较低,极容易造成损坏引起旋梭的报废,这样不仅旋梭的使用寿命无法得到保证,并且造成了润滑油的浪费。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了结构简单、自动吸油润滑的缝纫机旋梭。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缝纫机之自动吸油润滑的旋梭,梭壳及梭架套装在旋梭轴上,梭架安装在梭壳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梭壳后部的安装槽内安装有洒油芯,梭壳上轴向设置有自梭壳的后端面向梭架上供油的供油通孔,洒油芯的后部设置有套装在旋梭轴上的油封,油封的前安装槽内套装有与洒油芯接触供油的吸油机构。
吸油机构与洒油芯相接触摩擦,使得吸油机构中的润滑油充分洒出,梭架的转动产生吸力,进而将润滑油通过供油通孔吸至梭架上进行润滑,同时吸油机构为自动吸油,故本实用新型的吸油、供油润滑过程均自动完成。
在上述的缝纫机之自动吸油润滑的旋梭中,所述的吸油机构是与缝纫机的油池连通的吸油线,吸油线在安装槽内为一环状结构。
在上述的缝纫机之自动吸油润滑的旋梭中,所述的吸油线为棉线绳。
在上述的缝纫机之自动吸油润滑的旋梭中,所述的洒油芯为均布有若干微型通孔的具有中心通孔的锥型体。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突出且有益的技术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是在梭壳上设置供油通孔,梭架的转动产生吸力,将润滑油通过供油通孔自吸入进行润滑,结构简单,润滑过程自动完成。
2、本实用新型的吸油线为棉线绳与缝纫机的油池连通,棉线可自动吸油,且不易产生吸油过多导致的浪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参见图1—2:
缝纫机之自动吸油润滑的旋梭,梭壳2及梭架3套装在旋梭轴1上,梭架3安装在梭壳2内,所述的梭壳2后部的安装槽21内安装有洒油芯4,梭壳2上轴向设置有自梭壳2的后端面向梭架3上供油的供油通孔6,洒油芯4的后部设置有套装在旋梭轴1上的油封9,油封9的前安装槽内套装有与洒油芯4接触供油的吸油机构,吸油机构与洒油芯4相接触摩擦,使得吸油机构中的润滑油充分洒出,梭架3的转动产生吸力,进而将润滑油通过供油通孔6吸至梭架3上进行润滑,同时吸油机构为自动吸油,故本实用新型的吸油、供油润滑过程均自动完成。
在上述的吸油机构是与缝纫机的油池连通的吸油线8,吸油线在安装槽内为一环状结构。
在上述的吸油线8为棉线绳。吸油线8为棉线绳与缝纫机的油池连通,可自动吸油,且不易产生吸油过多导致的浪费,同时棉线绳的设置节约了生产成本
在上述的洒油芯4为均布有若干微型通孔的具有中心通孔的锥型体,棉线绳与洒油芯4一端接触摩擦,摩擦所得的润滑油通过微型通孔导流至供油通孔处。
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杰克缝纫机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新杰克缝纫机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9598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