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节能烧水壶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95640.6 | 申请日: | 2012-11-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2354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13 |
发明(设计)人: | 刘继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继玉 |
主分类号: | A47J27/21 | 分类号: | A47J27/21;A47J27/02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6038 山东省临***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节能 烧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庭用的烧水壶。
背景技术
目前,每个家庭都离不开烧水壶,烧水壶除利用电源为能源外,大部分还是传统的以气、煤、柴为热源。与本申请有关的是以气、煤、柴为热源的烧水壶。最传统的这种烧水壶是以白铁加工为主,是由壶体、壶盖、壶嘴、壶把组成,壶体以平底式为主。为了扩大壶底吸热面积,有的加工弧面状,其缺点是火焰从壶底四周散发掉,不充分利用能源。有的专利技术为了充分利用能源,将壶内加工上与壶底相通的通火管,由于一般的壶体上部为弧面,到顶面后缩为壶口,所以壶的顶面基本上被壶盖占用,所以通火管从壶嘴里通出,有的从壶体一侧通出,所以通火管都是异型弯曲状,不容易加工实施,所以市场上未见到推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现有技术的不足,设计一种易于加工的节能烧水壶。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节能烧水壶,它包括壶体、壶盖、壶嘴、壶把,壶体内设有与壶底相通的通火管,其特征在于,壶体的形状为圆柱状,壶口的直径小于壶顶面的直径,使壶顶面形成一环状面,通火管从壶底垂直穿透环状面。
所述的通火管至少为一个,优选四至六个。
为了美观,所述的通火管的顶面与环状面在一个平面上。
为了美观,所述的通火管的出口还设有网罩。
为了美观,壶体周面与环状面的接合部设计为圆弧面。
为了使火焰不从壶体四周散发,壶底的平面高度应高于壶体周面底部的高度,优选高于壶体周面底部1-2cm。
加工壶体时分别将壶体周面和壶底冲压成型,其中壶底的周边冲压成大于1-2cm高度的缘口,然后将两者连接成壶体。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是:火焰除烧烤壶底外,基本上全部经通火管冒出,余热被充分吸收,从而达到快速节能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例说明:1-壶体;2-壶盖;3-壶嘴;4-壶把;5-通火管;6-环状面;7-壶底;8-周面;9-圆弧面;10-网罩。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节能烧水壶,它包括壶体1、壶盖2、壶嘴3和壶把4,壶体1内设有与壶底7相通的通火管5,壶体1的形状为圆柱状,壶口的直径小于壶顶面的直径,使壶顶面形成一环状面6,通火管5从壶底7垂直通到环状面6上。
所述的通火管5至少为一个,优选四至六个,图中仅示出四个。
为了美观,所述的通火管5的顶面与环状面6在一个平面上。
为了美观,所述的通火管5的出口还设有网罩10。
为了美观,壶体1周面8与环状面6的接合部设计为圆弧面9。
为了使火焰不从壶体1四周散发,壶底7的平面高度应高于壶体1周面底部的高度,优选高于壶体1周面底部1-2c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继玉,未经刘继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9564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复合振动钻井工具
- 下一篇:一种吹塑薄膜稳泡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