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太阳能吸附式制冷空气取水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295263.6 | 申请日: | 2012-06-2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27068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26 | 
| 发明(设计)人: | 陈文超;陈金明;杨云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文超;陈金明;杨云峰 | 
| 主分类号: | E03B3/28 | 分类号: | E03B3/28;A61L9/18;B01D46/30;B01D53/04;C02F9/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 地址: | 450001 河南省郑州***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太阳能 吸附 制冷 空气 取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空气取水器,尤其是一种太阳能吸附式制冷空气取水器。
背景技术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很缺乏的国家,再加之污染的缘故,可利用的优质水资源越来越少,因此,节约用水、开发水资源是我国一项长期的艰巨任务,况且现在人们对水资源的需求量已经破纪录,再加上水资源分布的不均衡,因此,水资源越来越匮乏,人们得不到安全的饮用水,因此需要找寻免受其制约的办法,来解决水缺乏的问题,让人们得到安全、放心的饮用水。
众所周知,空气是我们周围丰富且容易得到的资源,其中蕴藏了大量的水蒸汽,如果可以通过一些装置利用这一资源,从中分离出饮用水,则可以有效的缓解人们得不到健康、安全饮用水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从空气中有效分离出饮用水的太阳能吸附式制冷空气取水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太阳能吸附式制冷空气取水器,包括由吸附床、蒸发冷凝器、空气冷凝室和储水器组成的太阳能吸附式制冷系统;空气冷凝室的底端设有冷凝水出口,储水器的顶端设有可饮用水入口;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空气净化器和水处理器;所述空气净化器的出气口与空气冷凝室的进气口相连接;所述水处理器设在空气冷凝室的冷凝水出口与储水器的可饮用水入口之间。
其中,所述空气净化器由壳体、依次设置在壳体内的活性炭过滤网和纳米二氧化钛高效滤床组成;壳体两端分别设有进气口和出气口,且进气口设有风机,出气口与所述空气冷凝室的进气口连接。
其中,所述水处理器由壳体、自上而下依次设在壳体内的石英砂过滤层、PPC过滤棒、超滤膜、椰壳活性炭和光催化杀菌消毒层组成;壳体的上端设有冷凝水入口,其下端设有可饮用水出口,且冷凝水入口与所述空气冷凝室的冷凝水出口连接,可饮用水出口与储水器的可饮用水入口连接。
其中,所述取水器还包括重力热管;重力热管的放热段设在所述蒸发冷凝器内部,重力热管的吸热段设在空气冷凝室内部。
其中,所述空气冷凝室设有冷空气出口,且冷空气出口通过管道与吸附床连接。
其中,所述取水器还包括由太阳光板、充电控制器和蓄电池组组成的太阳能供电系统;太阳光板的电力输出端通过充电控制器接蓄电池组的电力输入端,蓄电池组的电力输出端接吸风机的电力输入端。
其中,所述吸附床和太阳光板分别设有太阳能跟踪装置。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通过吸收湿润的空气,经过净化、杀菌后送入冷凝系统,经过蒸发冷凝系统冷凝后析出水滴,收集析出的水滴,再经过一系列物理化学净化后,得到的水可供人们饮用。
本实用新型采用可再生的太阳能代替传统能源,太阳能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太阳能吸附式制冷,太阳能光催化消毒,太阳能发电等方面。利用太阳能制冷不仅可以有效的减少能源的利用,而且不会对环境产生污染,体现了节能环保的特性。太阳能制冷技术使用无氟工质,能吸收太阳辐射,减弱热岛效应,也满足环保的要求;太阳能吸附式制冷具有结构简单、初投资少、运行费用低、无运动部件、噪音小、寿命长且能适用于振动或旋转等场所的优点;利用太阳能产生的电能驱动风机,不需要再利用其他能源,有效地减少了能源利用;太阳能光催化消毒具有高效,无二次污染的优点,可以克服传统的氯消毒的副产物对人体的健康带来的危害。
空气净化器采用空气净化技术和杀菌因子组合除菌方式,具有良好的杀菌效果和除尘作用。在空气冷凝前,首先通过风机把湿润的空气吸进来,再依次经过活性炭过滤网、纳米二氧化钛高效滤床,有效的除去空气中的一些杂质,保证了空气经过冷凝系统析出水的水质。活性炭过滤网用于处理空气中的气味和污染,其中活性碳滤材含有100%表面吸附能力,能有效除去大量的臭气及有害气体。在常温常湿条件下该空气净化器对室内空气中颗粒性尘埃具有较高的净化效率,对室内空气中自然菌的平均消亡率在96%以上。
本实用新型的水处理器采用自上而下分级净化的方法,净化后的空气经蒸发冷凝器析出的水滴靠自身重力,依次经过石英砂过滤层、PPC过滤棒、超滤膜、椰壳活性炭和光催化杀菌消毒层。其中,石英砂过滤层可滤除冷凝水中的固体悬浮物质;PPC过滤棒和超滤膜用于除去冷凝水中的细微颗粒和细菌等微生物;椰壳活性炭用于吸附除去冷凝水中的异昧和酸性物质;光催化杀菌消毒层用于灭活冷凝水中的多种细菌和真菌。经过上述多重有针对性的过滤、吸附和杀菌消毒,所得的冷凝水完全可达到饮用水标准,所制直饮水的各项水质指标经检测均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标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文超;陈金明;杨云峰,未经陈文超;陈金明;杨云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9526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