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水力抽子胶皮防脱打捞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94979.4 | 申请日: | 2012-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11648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19 |
发明(设计)人: | 贾文发;刘润才;张宏波;赵伟;郭小勇;魏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长庆井下技术作业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31/18 | 分类号: | E21B31/18 |
代理公司: | 西安吉盛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108 | 代理人: | 张培勋 |
地址: | 710018 陕西省西安市***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力 胶皮 打捞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力抽子胶皮防脱打捞器。
背景技术
刺钻头主要用于试油抽汲作业过程中防止水力抽子胶皮的脱落与打捞,防止胶皮落井造成各种井下作业事故。但目前的矛刺钻头结构简单,防止胶皮脱落效果极差,打捞效果不明显,需多次进行打捞,费时费力,造成以下两种弊端:
1、防止胶皮脱落效果差,现场需要大量时间进行胶皮打捞作业,增加了人员的劳动强度,也大大的影响了工程进度,使得油层数据准确率大幅度的降低。
2、打捞效果差,胶皮由于水浮力的作用极难打捞,且在打捞过程中极易造成钢丝绳打扭事故,造成钢丝绳报废和解扭伤人等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水力抽子胶皮防脱打捞器,以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水力抽子胶皮防脱打捞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主轴、一号打捞筒以及胶皮切割刀片;所述主轴上端与水力抽子相连接,所述一号打捞筒设置在主轴的下端,胶皮切割刀片设置在一号打捞筒上端的主轴上,一号打捞筒上设有第一进出水孔。
所述水力抽子胶皮防脱打捞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一号打捞筒上端的主轴上的二号打捞筒,所述胶皮切割刀片设置在二号打捞筒上端的主轴上,二号打捞筒上设有第二进出水孔。
所述一号打捞筒和二号打捞筒均由打捞部分和连接于主轴上的倒锥形连接部分一体加工而成;其中,打捞部分尺寸为外径59.5mm、内径56.5mm、深50mm,位于打捞部分下方的连接部分尺寸为外径59.5mm、内径25mm、深50mm;
所述第一进出水孔和第二进出水孔分别设置在一号打捞筒中的连接部分和二号打捞筒中的连接部分上;所述主轴为外径25mm的实心钢柱。
所述第一进出水孔和第二进出水孔均为与主轴平行的八个通孔。
所述第一进出水孔直径为7mm,第二进出水孔直径为9mm。
所述胶皮切割刀片为高硬度的钢性材料制成的菱形刀片,刀片在朝向水力抽子的一面呈弧形形状开刃。
所述胶皮切割刀片为热处理硬度达HRC-58的不锈钢440-C。
所述胶皮切割刀片为四个,均布在主轴上,每个高为17.25mm,长为25mm。
所述一号打捞筒、二号打捞筒和胶皮切割刀片之间的间距为25mm,且均以焊接方式设置在主轴上;所述主轴上端通过连接丝扣连接水力抽子。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为:
1、结构简单。本实用新型整体只由主轴、一号打捞筒、二号打捞筒和四个胶皮切割刀片组成。
2、安装拆卸简便。本实用新型的主轴上端有连接丝扣,只需通过连接丝扣将本实用新型和水力抽子连接在一起就可使用。拆卸时将本实用新型和水力抽子通过连接丝扣拆卸即可。
3、工作效率高、安全。打捞筒的外径于油管内径只有2.5mm的间隙,而胶皮碎块较大,一般最小的碎块直径至少可达20mm,不会造成胶皮落井,本实用新型从而实现了一次打捞,彻底防脱。本实用新型实现了防止胶皮脱落,一次打捞,杜绝多次打捞和打捞时造成的钢丝绳打扭及钢丝绳打扭后的等一系列的处理风险。
4、费用低廉、可重复利用。本实用新型材料只是普通钢柱,只需用车床加工就可,节省成本。
5、环保。本实用新型设有进出水孔,如遇加重钻杆脱落至钻具位置时,不会堵塞钻具,造成完井起钻时,管具残液原油无控制喷洒,造成损失和环境污染的现象。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主轴;2、一号打捞筒;3、二号打捞筒;4、胶皮切割刀片;501、第一进出水孔;502、第二进出水孔;6、连接丝扣。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水力抽子胶皮防脱打捞器的具体结构如下:包括主轴1、一号打捞筒2以及胶皮切割刀片4;所述主轴1上端与水力抽子相连接,所述一号打捞筒2设置在主轴1的下端,胶皮切割刀片4设置在一号打捞筒2上端的主轴1上,一号打捞筒2上设有第一进出水孔501,主轴1与原毛刺钻头主轴外径相同。
实施例2
本实用新型应用于石油领域井下作业油(气)井抽汲作业现场,安装在水力抽子下部,针对油(气)井抽汲排液过程中,水力抽子胶皮易脱落、打捞难且打捞时易造成钢丝绳打扭事故及人员解扭伤人事故,长时间打捞而造成地层数据收集不准等不良影响等情况而进行设计的,通过改进打捞装置,解决现场抽汲作业过程中造成的抽汲胶皮脱落打捞难得问题,使其完全打捞,避免胶皮落井,造成多次打捞的情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长庆井下技术作业公司,未经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长庆井下技术作业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9497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负压储能续流模块
- 下一篇:一种小型六氟化硫气体密度继电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