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止复合袋制袋表面擦伤的制袋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294902.7 | 申请日: | 2012-06-2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081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19 |
| 发明(设计)人: | 曾文明;孙国锦;张文锋;杨虎平;谢志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金石包装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31B1/04 | 分类号: | B31B1/04;B31B1/64;B31B1/74;B31B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0 | 代理人: | 张建纲 |
| 地址: | 325603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止 复合袋 表面 擦伤 系统 | ||
1.一种防止复合袋制袋表面擦伤的制袋系统,包括:
沿复合膜(2)行进方向依次设置的复合膜送料机构(1)、第一导向机构(3)、热封机构(6)、牵引辊(11)和出料装置(12);
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导向机构(3)前还设置有防护薄膜送料机构(13),所述防护薄膜送料机构(13)送出的防护薄膜(14)覆盖在所述复合膜送料机构(1)送出的复合膜(2)的非热封型外膜的外表面上,且所述防护薄膜(14)与所述复合膜(2)同步进入所述第一导向机构(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复合袋制袋表面擦伤的制袋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牵引辊(11)后,且在所述复合膜(2)的上方和下方分别设置有用于将由所述牵引辊(11)引出的所述防护薄膜(14)收起来的防护薄膜收料机构(15)。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防止复合袋制袋表面擦伤的制袋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导向机构(3)和所述热封机构(6)之间还设置有对折机构(4),所述对折机构(4)对所述复合膜(2)和所述防护薄膜(14)同步进行对折,对折后所述复合膜(2)的热封型膜为内膜,对折线与所述复合膜(2)的运行方向相平行;
所述对折机构还设置有用于将所述复合膜(2)和所述防护薄膜(14)沿所述对折线同步切开的切割装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止复合袋制袋表面擦伤的制袋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热封机构(6)和所述牵引辊(11)之间设置有光标跟踪机构(1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止复合袋制袋表面擦伤的制袋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对折机构(4)和所述热封机构(6)之间设置有第二导向机构(5)。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防止复合袋制袋表面擦伤的制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封机构(6)包括横向热封机构(9)和纵向热封机构(7),在所述横向热封机构(9)和纵向热封机构(7)之间设置有第三导向机构(8)。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防止复合袋制袋表面擦伤的制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向机构(3)、所述第二导向机构(5)和第三导向机构(8)分别包括沿所述复合膜(2)的行进方向设置的多个导向辊,所述多个导向辊之间设有张紧辊。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防止复合袋制袋表面擦伤的制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热封机构(9)沿复合膜(2)的行进方向设有至少一个横向热封板,所述横向热封板之间设置有导向辊;
所述纵向热封机构(7)沿复合膜(2)行进方向设有至少一个纵向热封板,所述纵向热封板之间设置有导向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金石包装有限公司,未经浙江金石包装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94902.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大容积环境测试舱循环风装置
- 下一篇:应急防弹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