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塑料管件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94877.2 | 申请日: | 2012-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4704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2 |
发明(设计)人: | 李德辉;吴延荪;施经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双林塑料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47/32 | 分类号: | F16L47/32;F16L47/03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林宝堂 |
地址: | 3111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塑料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件,尤其涉及一种塑料管件。
背景技术
现有的对塑料管进行连接时所采用的管件都为全塑料管件。
现有的全塑结构的塑料管件存在以下不足:全塑料的管件对塑料管道进行连接时,管道连接处的承压能力差;对地下管道系统进行维护时,需要对地面进行大面积挖掘,才能找到塑料管道尤其是管道的接头部位;连接强度要求高时,只能采用双热熔方式将管件同管子连接在一起,在连接过程中要看牢管道与管件的熔化程度,还要掌控好连接处冷却过程中的预紧力,不仅连接时不便而且对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要求很高。
在中国专利号为2004200195336、授权公告日为2005年1月19日、名称为“一种加强形塑料管件”的专利文献中公开了一种全塑结构的塑料管件。该塑料管件包括塑料管体,在所里管体的端头的外表面上设有轴向延伸的环形凸台,在凸台之间设有轴向延伸的加强筋。该专利文献中的管件通过在管件的外表面设置加强筋,虽然能解决上述问题中的承压能力差的问题,但是对其它两个问题仍旧不能够解决,而且该方式提高承压能力时,由于根据的外表面不平整、会给通过加热的方式进行连接带来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旨在提供一种承压能力好、当埋设在地下时便于寻找的塑料管件,以解决现有的塑料管件承压能力差、埋设在地下时需要对地面进行大面积挖开才能寻找到管道和连接处、给地下管道维护带来不便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旨在提供一种能方便地同管道进行连接的塑料管件,以解决现有的塑料管件通过加热的方法同管道进行连接时所存在的连接不便、对作业人员技术要求高的问题。
以上技术问题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解决的:一种塑料管件,包括塑料本体和设置在塑料本体上的管头,所述管头包括金属层、固接在金属层内表面上的内塑层和固接在金属层外表面上的外塑层。通过在管头内设置金属层、一方面能够提高管件的承压能力;另一方面,当埋设在地下时,可以通过金属探测器探测出本实用新型的位置,然后有针对性地进行开挖,故能够快速地将管件挖出找到,也能方便地判断出管道的延伸方向,将管道挖出,从而起到提高对埋设在地下的管道进行维护时的方便性。
作为优选,所述金属层为铁磁性金属层。将本实用新型同塑料管道进行连接时,通过励磁线圈提供通过铁磁金属层的交变磁场,铁磁金属层中产生大量涡流磁场,使得铁磁金属层产生热量而使塑料层及管道熔接在一起。连接时只需设定加热时间和温度即能无明火地使本实用新型同塑料管道连接在一起。对作业人员无技术要求。
作为优选,所述金属层为网格状结构,所述内塑层和外塑层透过所述金属层的网格孔连为一体结构。能有效地防止金属层同塑料层之间产生脱落现象,当金属层锈蚀掉而导致内外塑层之间产生孔洞时,外塑层对内塑层仍旧能够进行有效的支撑,管道连接处连接强度下降量小。
作为优选,所述金属层的外端同所述内塑层的外端平齐或超出所述内塑层的外端,所述外塑层的外端超出所述金属层的外端。能确保内塑层的外端充分受热熔化而同管道熔接在一起,以提高连接效果。当外塑层熔化时,能使外塑层的端部覆盖到金属层的端面上将金属层包裹住,起到防止金属层老化锈蚀的作用。
作为优选,所述管头的内壁上设有定位台阶。对管道进行连接使,管道插入到管头内,当管道的端面抵接到定位台阶时则表示管道也装配到位。提高了连接时的方便性。
作为优选,所述金属层的内端向内超出所述台阶。承压效果好;当采用电磁方式加热时,能保证管道的端部充分受热熔化而同内塑层熔接在一起,连接效果好。
作为优选,所述内塑料层的厚度为1毫米以下。能使金属层生产的热量快速传递给管道而使管道块速熔化并同本实用新型熔接在一起。能提高连接时的效率。
本实用新型具有下述优点,在管头中间设置金属层,承压强度好、在管道系统维护时可以使用仪器探测,能减少挖出管道时的挖掘工作量;优选方案中,采用铁磁性金属层,可采取电磁热熔方式进行加热熔接,只需设置好时间温度就可以对管道与本实用新型进行连接、能节约连接时间,安全可靠,不受人为因素影响造成管道系统密封不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一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双林塑料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双林塑料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9487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