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轧辊加工缺陷检测工具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294721.4 | 申请日: | 2012-06-2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553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9 |
| 发明(设计)人: | 骆鹏辉;章冶诚;袁剑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兴铸管(浙江)铜业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1B38/00 | 分类号: | B21B38/00 |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 |
| 地址: |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轧辊 加工 缺陷 检测工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检测工具,特别涉及一种轧辊加工缺陷检测工具。
背景技术
轧辊是轧机的关键部件,轧辊的质量直接影响轧机所生产产品的质量,因此,我们需要检测轧辊是否存在机械加工缺陷,保证轧辊达到使用的精确要求,避免了因轧辊不合格而影响产品表面质量。
目前有针对轧辊探伤的检测方法,如中国专利局2008年1月30日公告的CN101113971A专利,名称为轧辊加工裂纹检测方法,该方法能全面检测轧辊表面,但是该方法检测成本高,对于一些能通过初步检测就能删选出存在机械加工缺陷的轧辊,采用上述方法明显存在检测成本的浪费。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轧辊检测步骤复杂成本高,不利于存在明显机械加工缺陷轧辊的检测筛查的问题,提供一种轧辊加工缺陷检测工具,能对存在明显机械加工缺陷的轧辊进行筛查检测。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轧辊加工缺陷检测工具,轧辊辊面端部开有两道并列的环槽,其特征在于:所述轧辊检测工具包括L型的样板,L型的样板的直边为靠板,底边为底板,底板上还设有两个与环槽槽型相配的凸块,凸块和靠板位于底板的同一侧。检测时,将靠板靠在轧辊的端面,两凸块分别嵌到辊面端部的环槽中,样板贴靠在辊面上,使轧辊转动或者将样板沿辊面移动,可以检测辊面是否存在机械加工缺陷,同时还可以通过底板和靠板与辊面及轧辊端面的贴合情况检测轧辊辊面和端面是否垂直。
作为优选,所述凸块与环槽横截面形状一致。使凸块刚好填满环槽,可以通过观察凸块和环槽槽壁之间是否存在缝隙透光以及底板和辊面之间是否存在缝隙透光来判断辊面是否存在加工缺陷。
作为优选,所述凸块为半圆形。
作为优选,所述两凸块之间的间距与两环槽的间距一致。
作为优选,所述两凸块与靠板之间的距离分别和两环槽与轧辊端面的距离一致。
作为优选,所述凸块的底部倒圆角。
作为优选,所述底板和靠板夹角为直角。用于判断轧辊辊面和端面是否垂直。
作为优选,所述样板为薄片状,底板、靠板及凸块的厚度处一致。可以采用整片的薄钢板直接制作。
本实用新型采用样板简单的贴靠检测,来判断轧辊是否存在机械加工缺陷,简单快捷,检测成本低,能快速检测出明显存在机械加工缺陷的轧辊,降低了检测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中:1、底板,2、靠板,3、凸块,4、轧辊,5、环槽,6、端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具体说明。
实施例:一种轧辊加工缺陷检测工具,如图1所示。本装置包括一个L型的样板,样板由薄片状钢板制成,样板的底边为底板1,样板的直边为靠板2,底板1朝向靠板2的一侧设有两个半圆形的凸块3,凸块3底部与底板1相接处倒圆角。
本装置的使用状态如图2所示,本装置用于检测辊面端部开设有两道并列环槽5的轧辊4,两凸块3形状分别与两环槽5截面形状相同,两凸块3与靠板2的间距分别和两环槽5与轧辊端面6的间距一致。检测时,将靠板内侧抵靠在轧辊端面6上,同时将凸块卡入环槽中,转动轧辊或者将样板沿轧辊圆周移动,观察凸块与环槽内壁、底板与轧辊表面之间是否出现透光的间隙,判断轧辊是否存在机械加工缺陷。同时也能通过底板和靠板与轧辊的贴合情况,判断轧辊端面和辊面是否垂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兴铸管(浙江)铜业有限公司,未经新兴铸管(浙江)铜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9472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红外线检测控制器
- 下一篇:基于旋转镜技术改善激光匀光效果与抑制散斑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