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机用冷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94650.8 | 申请日: | 2012-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169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19 |
发明(设计)人: | 王巍;伦淑娴;郭艳东;杨菲;韩志艳;苏宪利;周建壮 | 申请(专利权)人: | 渤海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K5/20 | 分类号: | H02K5/20 |
代理公司: | 锦州辽西专利事务所 21225 | 代理人: | 李辉 |
地址: | 121000 辽宁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机 冷却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机用冷却装置,尤其适用于高功率密度电机。
背景技术
随着电机向大功率、高功率密度和小体积的方向发展,电机单位体积的损耗越来越大,导致电机内各部件温度升高,直接影响电机使用寿命和运行的可靠性,因此,电机的冷却问题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
目前,高功率密度电机主要采用机壳水冷装置进行冷却。机壳水冷装置一般由机壳内套、机壳外套组成,机壳内套与机壳外套形成的夹层内设有散热筋板以提高散热性,电机定子铁心与机壳内套接触,并将电机内热量传向机壳内套,再通过夹层内的冷却水将电机内部热量带走。这种水冷装置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电机表面温升,但是对电机内部降温效果较差。主要原因在于电机内部空气流动性较差,电机内各发热源的热量不能有效散出,容易使热量聚集在电机内部某处,造成局部过热,从而影响电机的安全运行和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有效降低电机内部各部件温度的电机用冷却装置,避免电机内部产生局部过热点,提高电机的功率密度。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该电机用冷却装置,包括机壳内套和机壳外套,机壳内套与机壳外套之间形成环形夹层,其特殊之处是:所述环形夹层内分别设有多个沿其轴向的冷却水通道和热空气通道,所述冷却水通道和热空气通道间隔布置且相互密闭,所述机壳外套的两端分别设有环形分水腔和环形汇水腔,所述环形分水腔上设有总进水口和与各冷却水通道相通的支路出水口,所述环形汇水腔上设有与各冷却水通道相通的支路进水口和总出水口,所述机壳内套两端分别设有与所述热空气通道相通的进气孔和出气孔。
所述总进水口设于所述环形分水腔的底部外表面,所述总出水口设于所述环形汇水腔的顶部外表面。
所述冷却水通道、支路出水口、支路进水口的数量相等。
所述冷却水通道与热空气通道之间设有水道隔板,以实现间隔布置且相互密闭。
所述冷却水通道与支路进水口、支路出水口为一体式管体结构,以达到更好的密封性,防止漏水。
所述机壳外套的轴向长度大于机壳内套的轴向长度,以保证电机的密闭性,进而达到高功率密度电机防护要求。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由于在环形夹层内分别设有冷却水通道和热空气通道且间隔布置,冷却水通道内通过总进水口、环形分水腔、支路进水口注入冷却水,沿电机轴向方向展开呈多支路并联冷却结构,热空气通道通过机壳内套上设有的进气孔导入电机内部热空气,冷却水通道与热空气通道直接发生热交换,冷却水将热空气的热量带走,热空气冷却后流动到机壳内套上的出气孔处进入电机内部冷却发热源,有效降低电机内部定子绕组等部件的温度,降低产生局部过热点的可能性,最大程度的满足高功率密度电机的冷却要求,冷却效率提高40%,间接提高电机的功率密度30以上。
2、由于机壳外套的外表面两端分别设有环形分水腔和环形汇水腔,冷却水通道通过环形分水腔和环形汇水腔实现冷却水的循环流动,环形分水腔和环形汇水腔防止了漏水情况的发生,保证了电机使用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有助于提高冷却水通道与热空气通道结构的独立性,保证了电机在使用时的密闭要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对应实施例1);
图2是图1中A-A的剖视图;
图3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对应实施例2);
图4是图3中B-B的剖视图。
图中:总出水口1、环形汇水腔2、支路出水口3、机壳外套4、机壳内套5、总进水口6、热空气通道7、水道隔板8、冷却水通道9、环形分水腔10、支路进水口11、进气孔12、出气孔13、导热胶层14。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渤海大学,未经渤海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9465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