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划线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294594.8 | 申请日: | 2012-06-2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350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2 |
| 发明(设计)人: | 谷进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临泽奥瑞金种业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01C14/00 | 分类号: | A01C14/00 |
| 代理公司: | 甘肃省知识产权事务中心 62100 | 代理人: | 鲜林 |
| 地址: | 734200 甘肃***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划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农业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划线器。
背景技术
在玉米、大豆等农作物耕种时合理密植是重要因素之一。农作物合理密植是指在单位面积上,栽种作物时密度要适当,行株距要合理。一般以每亩株数(或穴数)表示。株距、行距要多少才算合理,必须根据自然条件、作物的种类、品种特性、以及耕作施肥和其他栽培技术水平而定。合理密植是优质适产的一项重要技术措施。其作用主要在于充分发挥土、肥、水、光、气、热的效能,通过调节农作物单位面积内个体与群体之间的关系,使个体发育健壮,群体生长协调,达到高产的目的。随着农业技术的水平的不断发展,农业机械尤其是自动化的播种机在播种时能满足农艺要求的合理密植的要求。但是由于西部地区农业欠发达,农业机械还没有大量使用,农民还采取的是原始的人工播种方式,尤其在播种玉米、大豆等农作物采用等行距种植方式时,需要首先确定行距才进行人工播种,但是目前还没有专门的机械用来化线确定行距,农民只能采取的方式都是目测定行距进行播种,这样就造成了农作物之间的行距不统一,使得农作物生长不均一,同时给农作物的的中后期的田间管理造成难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采用原始的人工播种时农作物之间的行距不统一的缺点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携带方便的有利于中后期的田间管理的用于确定农作物行距的划线器。
为解决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划线器,包括机架,所述机架包括平行设置的前横梁和后横梁,所述前横梁下部等间距设有钉齿,所述前横梁和后横梁之间设置牵引架。
所述前横梁分为固定段和两活动段,所述固定段与两活动段之间活动链接,所述后横梁的两端与两活动段之间通过斜拉杆活动连接。
所述固定段与两活动段之间用合页连接。
所述钉齿活动连接在前横梁下部。
所述前横梁和后横梁之间设置三根纵梁。
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在机架上等间距设置钉齿的结构来确定农作物之间的行距。同时钉齿之间的距离可调,可以满足不同农作物所需要的行距,使得农作物具有合理密植,有利于中后期农作物的田间管理。同时将前横梁设计为可折叠的三段,其中活动段与后横梁之间设置了可以拆卸的斜拉杆,在运输中机具可以折叠,减小运送时的体积,增加了机具的携带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折叠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2所示,一种划线器,包括机架1,机架1由平行的前横梁2和后横梁3组成。在前横梁2和后横梁3之间焊接的牵引架5。为了增强机具的寿命和稳定性,在前横梁2和后横梁3之间焊接三根纵梁9。考虑到机具太宽,携带起来不方便,将前横梁2分为固定段201和两活动段202,固定段201和两活动段202之间用合页8活动链接,折叠时两活动段202可以对折到固定段201的上方。后横梁3两端与两活动段202之间通过斜拉杆6活动连接,这样在机具携带过程中,可以将两斜拉杆6卸下来,两活动段202对折到固定段201的上方,减小了机具的宽度,使机具的携带更加方便。在前横梁2下部等间距活动安装钉齿4,钉齿4之间的距离可以调节,满足了适应不同农作物的行距的要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临泽奥瑞金种业有限公司,未经临泽奥瑞金种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9459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