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汽车动力电池的端子保护壳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94129.4 | 申请日: | 2012-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956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23 |
发明(设计)人: | 曹铮;曹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通用汽车有限公司;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30 | 分类号: | H01M2/30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谭佐晞;杨楷 |
地址: | 201206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汽车 动力电池 端子 保护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气设备的高压保护技术;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汽车动力电池的端子保护壳。
背景技术
由于当前普遍使用的燃油发动机汽车能量利用率不高并且所排放的废气污染环境,所以对混合动力及纯电动汽车的呼声日益高涨。另一方面,能源危机慢慢呈现、石油价格的迅速攀升以及购买者对于燃油经济性的要求也促使汽车制造厂商加紧投入了对这种新能源汽车的开发研究。
然而,在混合动力汽车、尤其是纯电动汽车中,其动力电池电压往往高达几百伏,远远超过了人体所能承受的安全电压范围,所以,为确保动力电池的安全使用,必需对这类电池设计和制造相应的安全装备,防止漏电、短路等事故发生。例如,这些漏电、短路事故有可能会发生在动力电池生产安装过程中、交通事故中以及车辆维修保养过程中;也有可能会由于动力电池导线高压端子装置的老化等原因所引起。
另外,在动力电池的生产安装过程中、交通事故中以及车辆维修保养过程中即使没有产生漏电、短路事故,也有可能会对动力电池的高压端子产生不同程度的损毁,对动力电池的工作性能以及安装性能造成隐患。
可见,所属技术领域亟需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汽车动力电池的端子保护壳,其能够有效保护电池高压端子、防止漏电/短路并杜绝各种情况下的触电危险。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问题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实现。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汽车动力电池的端子保护壳,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壳包括:
绝缘的第一壳部件;以及
绝缘的第二壳部件,所述第二壳部件在所述保护壳的第一端处与所述第一壳部件相铰接,
所述第二壳部件相对于所述第一壳部件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其中,在所述第一位置中,所述第二壳部件与所述第一壳部件闭合而构成端子容纳腔;在所述第二位置中,所述端子容纳腔处于被打开的状态,
所述保护壳上设置有至少两个引导孔,所述保护壳还包括用于将所述第二壳部件相对于所述第一壳部件锁止在所述第一位置的锁止部件。
可选地,在如前所述的保护壳中,所述至少两个引导孔中的两个分别设置在所述保护壳的第二端上以及在所述保护壳的侧面上,其中所述第二端为所述保护壳上与所述第一端位置相反的一端。
可选地,在如前所述的保护壳中,所述至少两个引导孔中的至少一个由所述第一壳部件和所述第二壳部件上位置相应的缺口构成。
可选地,在如前所述的保护壳中,在所述保护壳的底面上设置有用于将该保护壳固定至所述动力电池的固定装置。
可选地,在如前所述的保护壳中,所述锁止部件包括环绕所述第一壳部件和所述第二壳部件的槽,以及能够沿着所述槽捆绑住所述第一壳部件和所述第二壳部件的捆绑装置。
可选地,在如前所述的保护壳中,所述锁止部件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壳部件和所述第二壳部件之间的卡合结构。
可选地,在如前所述的保护壳中,所述第一壳部件和所述第二壳部件的铰接通过一体的柔性弱部实现。
可选地,在如前所述的保护壳中,所述第一壳部件和所述第二壳部件的铰接通过合页实现。
通过如上所述的保护壳,由于其其绝缘的第一壳部件和第二壳部件中形成有端子容纳腔,所以高压导线或端子等能够通过引导孔伸入容纳腔中,在绝缘环境中形成电连接;并且能够将第一壳部件和第二壳部件锁止在闭合位置中。这样,将电动或混合电动汽车的高压电池端子和/或导线接头封闭在保护壳内,有效地避免了漏电、短路等情况的发生,并且即使在车辆组装、交通事故或维修过程中也不会发生这种故障,提高了安全性能;另一方面对动力电池高压端子也起到了很好的保护作用。
附图说明
参照附图,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将更加显然。应当了解,这些附图仅仅用于说明的目的,而并非意在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图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端子保护壳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示意性立体图,其中端子保护壳处于第一位置;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端子保护壳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示意性立体图,其中端子保护壳处于第二位置;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端子保护壳的使用状态的示意性立体图;以及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端子保护壳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示意性立体图,其中端子保护壳处于第二位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详细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通用汽车有限公司;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通用汽车有限公司;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9412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