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吊扇除尘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93409.3 | 申请日: | 2012-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333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7 |
发明(设计)人: | 张驰;黄云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F04D29/70 | 分类号: | F04D29/70 |
代理公司: | 武汉帅丞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220 | 代理人: | 朱必武 |
地址: | 430068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吊扇 除尘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清洁工具,特涉及吊扇除尘器。
背景技术
吊扇不管是在家庭私人场所,还是在学校、宾馆等公共场所都是不可或缺的一种电器,在不少家庭里,也同样装有更高档次的吊扇灯,来增加家庭装修的格调。然而由于它安装位置的特殊导致它的清洗相当麻烦。一般情况下,人们借用梯子在高处清洗,这样不仅换水清洗不方便,更是增加身体的不舒适感;其次人们是把吊扇拆卸下来清洗,不仅相当麻烦,电线的长期拆卸更是较少了电器的使用寿命。种种方法都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不便。
目前市面上的吊扇清洗装置不是很多,有一种吊扇叶片清洁刷具在下端设具有一通风口,可以与一吸尘器的通风管路连接;当供一吊扇叶片由该本体的开口穿枢通过时,利用刷毛可以将吊扇叶片上、下面上的灰尘一次刮刷清除下来,经过该集尘通道并被该吸尘器所提供的真空吸力吸走。这里是吸走灰尘,存在清洗不彻底的问题。并且会有灰尘飞到空中,影响正在工作的人身体舒适与健康。
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一种吊扇除尘装置》(申请号:CN200920179186.6)公开了一种吊扇除尘装置,由支撑杆及毛刷组成;毛刷包括上毛刷及下毛刷,支撑杆包括上支撑杆及下支撑杆,该实用新型实现了手动清洗吊扇。但其毛刷的旋转依靠毛刷本身和吊扇叶片摩擦而产生,其旋转速度慢,清洁效果也一般。
发明内容
针对背景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通过电机带动滚刷而旋转的吊扇除尘装置,通过毛刷的旋转与人工的平移来清洗电扇叶片。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吊扇除尘器,包括下积污盒,上积污盒,上滚刷,下滚刷,电机,顶刷和积污盘,顶刷固定在积污盘上,上滚刷固定在上积污盒的表面,下滚刷固定在下积污盒的表面,其特征在于:电机可通过运动传递装置控制上滚刷、下滚刷和顶刷旋转。其有益效果是:不需要将吊扇拆卸下来就可以采用电动方式清洗吊扇,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同时外观美观大方,具有实用和经济价值。同时由于电机的旋转速度较快,滚刷与吊扇叶片的摩擦力较大,进而可以快速、轻松以及更有效地清除吊扇叶片上的灰尘与脏污。
如上所述的吊扇除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滚刷和下滚刷分别沿顺时针和逆时针旋转。其有益效果是:更有利于清洁吊扇上的污渍。
如上所述的吊扇除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积污盒和下积污盒边缘处有海绵。其有益效果是:可以吸收沿速度切线方向飞溅出去的污水。
附图说明
图 1吊扇除尘器结构示意图;
图2上滚刷和下滚刷转向示意图;
图3 上积污盒或下积污盒示意图;
图4 积污盘示意图;
图5除尘器清洗扇叶工作图;
图6 清洗中间圆盘工作图;
图7吊扇除尘器内部机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标记说明:1—下积污盒,2—上积污盒,3—上滚刷,4—下滚刷,5—电机,6—顶刷,7—积污盘,8—海绵。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吊扇除尘器,包括下积污盒1,上积污盒2,上滚刷3,下滚刷4,电机5,顶刷6和积污盘7,顶刷6固定在积污盘7上,上滚刷3固定在上积污盒2的表面,下滚刷4固定在下积污盒1的表面,电机5可通过运动传递装置控制上滚刷3、下滚刷4和顶刷6旋转。吊扇除尘器内部机构实物图见图7。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上滚刷3和下滚刷4分别沿不同的时针方向旋转,即当上滚刷3设计为顺时针旋转时,下滚刷4逆时针旋转,当上滚刷3设计为逆时针旋转时,下滚刷4顺时针旋转。如此设计更有利于清洁吊扇。
如图3所示,沿着上滚刷3触点运动速度的切线方向,在上积污盒2的左右两端,我们在上积污盒2边缘处设计有海绵8用来吸收沿速度切线方向飞溅出去的污水,增加动作的可靠性来完善洗涤工作。下滚刷4与下积污盒1的结构与上滚刷3和上积污盒2的结构一致。
吊扇圆形固定积污盘7如图4所示,积污盘7是一种带有三个缺口的圆柱形器件,具有以下三方面作用,其一、清洗时其三个缺口固定叶片不让旋转;其二、挡住沿切线方向飞出去的污水;其三、内部回型槽收集污水。
本实用新型所述电机5可以选用交流电机,也可以选直流电机,配备储能强大的锂电池,这样就可以不受电线与插座的限制了。
图5和图6分别为除尘器清洗扇叶和清洗中间圆盘工作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工业大学,未经湖北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9340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利用低热值燃气的混合燃烧装置
- 下一篇:一种脂肪酶及其重组表达工程菌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