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热交换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293163.X | 申请日: | 2012-06-2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386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15 |
| 发明(设计)人: | 马丁·恩格尔哈特;斯忒芬·赫希;拉斯·路德维格;弗洛里安·摩尔多瓦 | 申请(专利权)人: | 贝洱两合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8D1/053 | 分类号: | F28D1/053;F28F9/02;F28F7/02 |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2 | 代理人: | 邓琪 |
| 地址: | 德国斯图加***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热交换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根据独立权利要求所述的一种热交换器以及一种用于制造热交换器的方法。
背景技术
电部件、电子部件以及电化学部件(例如电池)根据几乎所有技术目标受限于使用温度限制。根据所述部件的结构和模制,通常能覆盖显著的温度范围,但是一般会产生高昂的成本。
电化学存储介质被证明自身相对于热负荷特别敏感;其以受限的组件温度为目标,从而在不利的环境条件下确保充分的耐用时间和功能性——尤其是锂离子电池在高工作温度下会显著影响其使用寿命,以致于优选地应力求核心温度需要借助冷却介质进行冷却,所述冷却介质的温度显著低于流通的环境温度。
对于冷却车辆的部件(尤其是机动车辆中的电池),应使用一个热交换器。为了能优化地安装在车辆中,所述热交换器应具有尽可能小的结构空间需求和在冷却表面上的均匀温度分布。
一般来说,电池冷却板主要以层板设计或双层设计构造,其中冷却介质通过电池冷却板在确定流场中流动。
不仅在层板设计中而且在双层设计中,批量生产可仅通过冲孔机或冲压机实现,所述冲孔机或冲压机另一方面仅适用于确定大小的工件。如果要制造另一大小的冷却装置,则必须为此使用新的冲孔机或冲压机,也即其在生产中不具有灵活性并由此对于小规模至中等规模数量的工件是成本不利的。
在US6,619,557B1中公开了一种通过静止的辐射嵌板用于房间温度调节的高效系统,所述嵌板尤其被装备以作为门工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进的热交换器以及一种改进的用于制造热交换器的方法。
所述目的通过根据独立权利要求所述的一种热交换器和一种用于制造热交换器的方法实现。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热交换器,其具有如下特征:
-一个管组,具有多个基本平行定向的管,用于引导调温流体,其中至少所述管的端部彼此连接;以及
-至少一个集流箱,其成形为接收来自所述管的调温流体,其中所述至少一个集流箱在内部具有一个高度,所述高度在公差范围内对应于所述管的端部的高度,所述集流箱插接所述管的端部并与其材料结合地连接。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用于制造热交换器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具有如下特征:
-提供一个管组,其具有多个基本平行定向的管,用于引导调温流体,其中至少所述管的端部彼此连接;以及提供至少一个集流箱,其形成为接收来自所述管的调温流体,其中所述至少一个集流箱在内部具有一个高度,所述高度在公差范围内对应于所述管的端部的高度;以及
-将所述管的端部插入所述集流箱并将所述管的端部与所述集流箱材料结合地连接。
在第一尺寸的情况下,第一尺寸在公差范围内对应于第二尺寸,因此可理解第一尺寸,第一尺寸相对于第二尺寸具有的偏差例如不超过20%,而有利地不超过5%。
本实用新型给予以下构思,允许技术上非常简单地制造热交换器,如果管组的管的端部直接接收在集流箱中,所述集流箱具有内部高度,所述内部高度在公差范围内与所述管的端部的高度相同。以此方式,可省略设置底板。所述集流箱宁可直接插在所述管上或移动到所述管上并且与其焊接或焊在一起,也即材料结合地连接,使得可实现一方面通过省略底板而节省材料,另一方面通过使用标准部件技术上简单地制造所述热交换器。特别地,所述管组和/或所述集流箱可设计为卷状片(Meterware),其根据需要和待制造的热交换器尺寸而切割尺寸并安装至热交换器。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尤其价格有利的制造热交换器,因此一方面能使用简单的出口部件,另一方面仅需要较少材料成本用于制造该新型热交换器。
尤其有利的是,如果所述至少一个集流箱是板弯曲件。本实用新型的一个这样的实施方案优点在于,一方面一个这样的集流箱可通过技术上简单设计的弯曲过程而制成,另一方面一个这样的板弯曲件可提供为卷状片,其可根据待制造的热交换器的尺寸和形状而切割尺寸。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方案,可设置至少一个第二集流箱,用于在所述管中引导所述调温流体,其中所述第二集流箱在内部具有一个高度,所述高度在公差范围内对应于所述管的端部的高度,所述第二集流箱插接与所述管的所述端部相对置的所述管的另一端部并与其材料结合地连接。本实用新型的一个这样的实施方案的优点在于,通过在所述管组的两侧选择相应设计的集流箱,可实现尤其有利地制造所述热交换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贝洱两合公司,未经贝洱两合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9316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