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埋刮板输送机链条压紧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93061.8 | 申请日: | 2012-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292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13 |
发明(设计)人: | 袁国栋;任敬民;王瑛;卫小乐;王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23/44 | 分类号: | B65G23/44 |
代理公司: |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专利中心 11028 | 代理人: | 李迎春;李子健 |
地址: | 100082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埋刮板 输送 链条 压紧 装置 | ||
技术领域
一种埋刮板输送机链条压紧装置,特别涉及一种防止锅炉埋刮板给煤输送机链条飘起的压紧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煤炭资源的日益紧缺,电站锅炉和工业锅炉用煤均难以保证使用设计的煤质,绝大部分情况下锅炉使用的都是混煤。采用埋刮板输送机输送时,经常会因为来煤(通常是混煤)中含有洗中煤、煤泥等黏结性强的成分,造成埋刮板输送机底板粘煤,改变了原来刮板链条与底板紧密接触的状态,使刮板链条与底板脱离,之间垫上了板结的煤层,这一现象称为飘链。
飘链一旦发生,通常会自动加剧。当刮板链条处于飘链状态时,自身的张紧力急剧增加,与煤层的摩擦力也同时增大,这会造成输送机过负荷跳闸,或者造成链条拉断,被迫停机检修。飘链严重时,还会造成下链条与上链条的托架摩擦,导致托架变形、链条别断,输送机被迫停机检修,进而影响锅炉的连续稳定运行。
目前解决埋刮板输送机飘链的主要技术方案有:改变煤质、人工定期清理底板、箱体内壁焊接钢板压紧刮板和箱体内壁焊接圆钢压紧链条等。改变煤质因为牵扯成本问题,在大部分情况下难以实现;人工定期清理工作量很大,而且对运行稳定带来影响;钢板压紧刮板的方法在实用中的有效率不高,且容易造成刮板节变形;圆钢压紧链条的方法,摩擦力很大,加大了驱动机构的负荷,而且容易造成刮板机局部拥煤,输送不畅。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已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能有效防止埋刮板输送机发生飘链、摩擦力小、维护量小,能有效保证设备运行平稳的埋刮板输送机链条压紧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埋刮板输送机链条压紧装置,其特征在于其结构包括:
装置固定轴,该固定轴为一与埋刮板输送机箱体侧板垂直,固定在箱体侧板上的水平轴,在装置固定轴上居中固定有滚动轴承;
压紧滚轮,该滚轮为一套装在装置固定轴上、与滚动轴承固定联接的圆柱形滚轮。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埋刮板输送机链条压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装置固定轴两端套装有空心套管,通过空心套管固定在箱体侧板上。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埋刮板输送机链条压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装置固定轴居中设有凸台,滚动轴承与凸台固定联接。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埋刮板输送机链条压紧装置,采用滚动轴承装配,可有效降低摩擦力;装配轴与链条之间留有间隙,不阻挡物料的输送,运行平稳,维护量小。用于埋刮板输送机箱体内部,能起到限制链条飘起的作用,保持链条与底板紧密接触,防止底板粘料,从而避免链条飘起后因自身张力增大而被拉断的现象发生。尤其适用于锅炉刮板给煤机输送含有黏性物质较多的混煤的场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向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埋刮板输送机链条压紧装置,其结构包括:装置固定轴1,该固定轴为一与埋刮板输送机箱体侧板2垂直,固定在箱体侧板上的水平轴,在装置固定轴上居中固定有滚动轴承;压紧滚轮3,该滚轮为一套装在装置固定轴上、与滚动轴承固定联接的圆柱形滚轮;所述的装置固定轴两端套装有空心套管,通过空心套管4固定在箱体侧板上。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埋刮板输送机链条压紧装置,滚轮、带有凸台的实心轴和空心套管,材质可选择普通碳钢Q235或高锰钢Mn13、Mn17等。根据埋刮板输送机机箱宽度和上下链条间距,确定各装配件的尺寸大小。实心轴直径选择Ф40~Ф50,凸台高度选择2mm~8mm,空心套管与实心轴较细一端紧密配合,空心套管外径与实心轴选择等径。滚轮外径选择Ф150~Ф250,滚轮宽度选择60mm~130mm,滚轮内嵌2~3盘轴承,轴承内圈与实心轴采用键槽和销子固定,轴承两端密封。根据埋刮板输送机机体的长度,每间隔1500mm~2500mm安装一套轮式压紧装置。滚轮的下部表面与链条5之间留2mm~3mm间隙,实心轴和空心套管与埋刮板输送机箱体侧板垂直,调整水平后,焊接在箱体侧板上。
运行时,埋刮板输送机箱体链条飘起时,滚轮的下部表面与链条接触,进而限制了链条的飘起,保持了链条与底板紧密接触,防止底板粘料,从而避免链条飘起后因自身张力增大而被拉断的现象发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9306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辊面标高测量装置
- 下一篇:链条输送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