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镜面屏幕保护膜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91808.6 | 申请日: | 2012-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627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10 |
发明(设计)人: | 金国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金海薄膜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15/09 | 分类号: | B32B15/09;B32B7/12;B32B37/12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柏尚春 |
地址: | 2154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屏幕 保护膜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保护膜,具体说是一种保护液晶屏的镜面屏幕保护膜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科技的蓬勃发展,使得例如手机、MP4、MP5、相机、数码摄影机、笔记本电脑等电子产品的推陈出新。为了避免电子产品屏幕表面受到刮伤或磨损,影响使用,一般会在电子产品的屏幕表面贴上屏幕保护膜。
但是目前市场上采用的屏幕保护薄粘贴时容易产生气泡,不易排出,影响了贴膜后产品的美观度,并且目前使用的屏幕保护薄透光率不高,抗刮性差,保护膜依然容易被手指、挂件等硬物刮伤,从而影响了液晶显示屏的使用寿命。
另外由于人们对屏幕保护膜的性能要求越来越高,市面上的普通屏幕保护膜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特别是广大年轻人,追求时尚和多样化,已经成为他们及大多数人购买各种屏幕保护膜的最终目的,所以希望开发能当“镜子”使用的镜面屏幕保护膜。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易安装、抗刮伤、可快速自动排除气泡,移除后屏面表面不留残胶,并且可以当“镜子”使用的镜面屏幕保护膜。
技术方案: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镜面屏幕保护膜,它包括:抗刮层保护膜、保护膜胶层、抗刮层、主膜PET基材、聚氨酯胶层、金属膜、安装胶层和安装胶保护膜。
所述主膜PET基材的电晕面上涂布聚氨酯胶层,用金属膜背面与聚氨酯胶层复合,在金属膜的金属面上涂布安装胶层,用安装胶保护膜的非电晕面与安装胶层复合;主膜PET基材的非电晕面上涂布抗刮层;抗刮层保护膜的电晕面上涂布保护膜胶层;保护膜胶层与抗刮层复合。
其中所述的各膜层、各胶层的厚度分别为:
。
上述的保护膜胶层、抗刮层、聚氨酯胶层和安装胶层采用的均是聚氨酯类树脂、有机硅类树脂或是丙烯酸类树脂。
作为优选,所述的金属膜的制作方法为以PET薄膜为基材,采用化学蒸镀法将金属纳米银或纳米铝镀于PET薄膜上,或将金属纳米银或纳米铝采用磁控溅射法溅射到PET薄膜上,或采用涂布法,采用涂布辊直接涂布纳米银或纳米铝液,通过热固化或是光固化形成金属膜。
本发明中所述抗刮层保护膜、主膜PET基材、安装胶保护膜均为PET薄膜,且PET薄膜的透光率大于92%,雾度小于1%;本发明中还提供了上述屏幕保护膜的制作方法,制作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
(a)在50 um~300 um的主膜PET基材(4)的电晕面上涂布一层4um~30um 的聚氨酯胶层(5),用6um~30um金属膜(6)背面与聚氨酯胶层(5)复合,在金属膜(6)的金属面上涂布安装胶层(7);
(b)用12 um~50 um的安装胶保护膜(8)的非电晕面与安装胶层(7)复合;安装胶保护膜(8)的作用是保护安装胶层(7);
(c)然后再在主膜PET基材(4)的另外一侧上通过UV设备涂布一层2 um~8 um的抗刮层(3);抗刮层的抗刮能力在2H以上,抗刮层每增加1um可提高1H;
(d)最后在抗刮层保护膜(1)的电晕面上涂布一层5 um~20 um的保护膜胶层(2),涂好之后与抗刮层(3)复合,即得本发明所述产品。
有益效果:本发明所述的镜面屏幕保护膜,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本发明所述的镜面屏幕保护膜易安装,可利用静电吸附作用,快速自动排除气泡,移除后屏面不留残胶,且移除后的屏幕保护膜可以反复粘贴,可见光透过率高达85%,抗刮伤能力可以控制到3H~6H之间,能有效防止手指、挂件等物品对屏幕的刮伤及摩擦伤,并且具有防污功能,由于在主膜与安装胶之间添加了一层镀铝层,主显示屏的背照灯打开时通过薄膜可以正常显示文字和图像,背照灯熄灭时可以作为“镜子”使用。本发明所述的屏幕保护膜的制作方法简单,易操作,适用于工业生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述彩色屏幕保护膜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发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在阅读了本发明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各种等价形式的修改均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金海薄膜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苏州金海薄膜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9180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不锈钢坯管胀型扩径装置
- 下一篇:一种密封的冷水散热电磁加热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