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溢漏中性笔的笔头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91290.6 | 申请日: | 2012-06-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2768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13 |
发明(设计)人: | 应必烈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中瑞文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43K1/08 | 分类号: | B43K1/08;B43K7/10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252 | 代理人: | 王立民;马佑平 |
地址: | 315104 浙江省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溢漏 中性笔 笔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文具领域,特别是指一种防溢漏中性笔的笔头。
背景技术
用于书写用笔,近代以来主要可以分为三类:铅笔,钢笔和中性笔,铅笔的应用范围现主要集中在小学生使用及一些特定需要的领域;钢笔的使用范围更广泛,基本能够应用到书写的各领域,但钢笔也有难以克服的缺陷就是需要补充墨水,特别是现在计算机的普及对书写的冲击的情况下,在办公室或企业等领域中钢笔的缺点就更加明显。为了克服钢笔的缺陷,中性笔得到了开发了应用并迅速普及,中性笔拥有书写方便,笔迹持久,油墨浓缩等优势。
但中性笔也有一定的缺陷,这就是中性笔的笔头容易漏墨及长时间不用笔头部的油墨凝固的缺陷,这主要是因为现使用的中性笔笔头是油墨通过重力通过通过笔尖及笔尖部的圆珠的空隙实现的,当使用者不使用时在笔尖及圆珠部的油墨依然存在,这样就会出现油墨的溢出或长时间不用后,处于笔尖及圆珠部的油墨因接近空气而干燥而堵塞整个笔头,至使整支笔报废。
现有技术已经有提出对中性笔的笔头进行改进,就是通过在笔头中加入弹簧,通过弹簧的压力来实现笔头同笔尖的圆珠间的紧密密封,但依现有技术还有明显的缺陷之处:
1,因笔尖处体积远小于固定管的体积,固定管的内腔也大于笔尖处的内腔,特别是笔尖端部用于通过弹簧的孔大小有限,导致笔头部的各腔体内径不同,就必需使用不同外径的弹簧,特别是顶压圆珠部分弹簧直径明显小于其它部分弹簧直径,这样导致弹簧的压力出现倾斜,反而对封闭笔尖同圆珠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
2,当使用弹簧时,弹簧占有一定的体积空间,为了保证油墨的顺利供应,必须通过另外的槽或孔来保证油墨的供应量,这增加了加工难度,提高加工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对现有中性笔技术提出改进,使得该中性笔能够根据使用者的需要提供油墨,防止油墨溢漏或凝固的同时也能减少加工难度。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防溢漏中性笔的笔头,所述笔头分为固定管和笔尖两部分,储油墨管同笔头的固定管一端相配合,所述储油墨管同固定管配合的一端的内径同固定管该端的外径相匹配,所述笔头为有贯通空腔结构,所述固定管部分空腔为直径不同的圆柱形,所述固定管同储油墨管相配合部分外径小于固定管余部分的外径,所述笔尖外形呈圆锥形,所述笔尖部分空腔呈圆锥形。
所述固定管和笔尖为一体设置,所述笔尖端部设置有腔体,所述腔体内设置有圆珠,所述圆珠部分露出腔体外,所述腔体底部有孔同固定管及笔尖相通,所述笔尖空腔同腔体底部孔相连接部分的内径同腔体底部孔的孔径相同,所述固定管及笔尖内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通过腔体顶压圆珠,所述弹簧形成的螺旋外径相同,所述固定管内腔体由二个不同内径组成,这二个内径中近笔尖方向内径小。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固定管空腔中二个内径大于笔尖部分空腔内径也大于腔体底部孔直径。
所述笔尖部分空腔轴截面的侧边同笔尖中心线成60度角。
所述腔体的后端为锥形内腔壁,腔体的前端为圆柱形。
所述腔体后端锥形内腔壁的侧边同腔体前端锥形内腔壁的侧边成120-135度角。
所述固定管上有位于同一横截面的向内突出的凹槽,所述凹槽为3-4个。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对笔头内腔体的设计,使得弹簧能保持在同一轴线上,保证了油墨无法溢出也能够保证空气不进入笔尖部防止油墨干燥,并且直接加大腔体后端的孔而不需要再单独加工储油槽或储油孔。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剖面示意图。
11, 固定管 12, 笔尖 31, 笔尖部分空腔
13, 腔体 14, 圆珠 15, 腔体底部孔
16, 弹簧 17, 空腔 18, 向内突出的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部件。下面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专利,而不能解释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中瑞文具有限公司,未经宁波中瑞文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9129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