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2.4G数字无线话筒近距离开机对频与无线音频传输多套同时使用的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89941.8 | 申请日: | 2012-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986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13 |
发明(设计)人: | 杨子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子忠 |
主分类号: | H04B1/00 | 分类号: | H04B1/00;H04B1/38;H04B1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59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2.4 数字 无线 话筒 近距离 开机 音频 传输 同时 使用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近距离开机对频与无线音频传输多套同时使用系统的话筒是主要设备,话筒有以下几种:
VHF与UHF频段无线话筒。目前大中小学教学扩音的无线话筒大都采用VHF/UHF频段,它的缺点是频点少、大面积集中使用就会出现无线话筒串音、同频点干扰。体积大、耗电大、教室与教室的手持无线话筒不通用,只能一对一,管理使用不方便、不卫生,大都使用5号干电池与层叠电池,电池消耗非常大(两只1.5V电池的电量一天不够用),费用高又不环保。
有线话筒。即是教学扩音用有线话筒,教师只能在讲台区授课,走动不方便,话筒线易折断。
红外无线话筒。红外技术的不足决定了红外波段的穿透性,红外无线的穿透性很差也会导致教师走动、转身使用当中的不小心阻隔会导致声音隔断,另外,红外无线话筒安装麻烦,要在教室合适位置或屋顶中央安装多个红外接收头,因为红外是直线传输,导致覆盖范围小,接收天线安装要求高,容易出现盲点,还不能保证传输不留死角和接收声音效果很好。
另外,在多套同时使用环境中,现有的无线话筒,有的没有对频过程,而是直接固定每个接收器和发射器的通讯信道来错开邻近区域的使用信道,这样虽然能避免自身设备的同频干扰,但是一旦此信道被其他无线设备占用就会造成两者冲突,而且这样做每个发射器与接收器都需要预置或者手动设置对应的频段信息,每个发射器与接收器很难相互通用,使用和管理都变得困难。
也有的数字无线话筒通过调整发射功率来限制对频时的距离,当功率限制到太小时,使用者不得不将发射器和接收器靠得很近才能接收到数据,造成难匹配;而将功率限制到太大时,又容易对频至邻近区域,造成误匹配,给使用和维护造成诸多不便。
由于现有的无线话筒无法获知周围环境中的信号强度,容易占用其他设备的通讯信道,对其他设备造成干扰,甚至无法工作。
再者在一些需要PPT翻页做演示的情况下,现有的无线话筒没有这个功能,需要额外手持一个发射装置来操作,造成使用者的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目的是解决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利用发射器和接收器通过对频过程来设置的合适的通讯信道,通讯地址和网络编号,使得任意发射器与接收器均能配对使用,方便可靠又不与周围其他无线设备冲突。
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2.4G数字无线话筒近距离开机对频与无线音频传输多套同时使用的系统,其由发射器和接收器组成,
其中,发射器包括一内置拾音器,用于将声信号转为电信号,
一外置音频输入接口,用于接入外置音频模拟信号,
一射频收发器,带有接收信号强度指示特性,用于将音频数据和指令数据加密封装成语音通讯协议包,再根据网络编号,源地址,目的地址,发送至目的地,
一语音编解码器,将音频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进行数字处理再打包传送至射频收发器;
其中,接收器包括一射频收发器,带有信号强度指示特性,接收并对比发送器的网络编号,源地址,目的地址,如果匹配则解密出指令数据和音频数据,否则丢弃,
一PPT翻页控制器,可无缝切入已存在的语音发射器并接收其数据而不影响其通讯,
一语音编解码器,对射频收发器的音频数据流进行数字处理,再还原成模拟信号,
一音频功率放大器,将还原出的模拟信号放大,
一扬声器,将放大后的模拟信号转为声信号,
一USB收发器,用于向计算机发出PPT翻页指令。
进一步地,所述发射器可调整语音通讯协议包内的信号强度值来控制对频有效距离,并选择就近的接收器作为其接收器;
当要求对频距离较近时,将预置的信号强度值调大,当要求对频距离较远时,将预置的信号强度值调小;
当发射器广播对频请求包收到多个应答包时,通过比较各个应答包的信号强度,选择信号最强的接收器作为其接收器。
所述接收器在对频时会监测所有信道的信号强弱,包括被语音通讯占用的信道和被其他无线设备占用的信道,选出最适合工作的通讯信道。
所述语音通讯协议包内包含预置的控制指令和音频数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有如下优点:
1、2.4G数字无线话筒的使用不仅解决了教师离开讲台后的拾音扩声的问题,而且数字无线话筒是采用全数字采样和数字ID地址识别方式来彻底解决了“串音”和“同频干扰”问题,为教学区大量、同时、集中使用无线话筒授课解决了技术难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子忠,未经杨子忠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8994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卫星信号接收装置
- 下一篇:一种模拟信号隔离转换电路及气体探测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