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液晶显示装置的背光模组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289505.0 | 申请日: | 2012-06-1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1654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01 |
| 发明(设计)人: | 曹永;谭树民;张帅 | 申请(专利权)人: | 歌尔声学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2F1/13 | 分类号: | G02F1/13;G02F1/13357;F21V2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11323 | 代理人: | 权鲜枝 |
| 地址: | 261031 山东省潍***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液晶 显示装置 背光 模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晶显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液晶显示装置的背光模组。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背光模组如中国专利,公开号CN202120005U和中国专利,公开号CN102103280A中所述。
现有技术的背光模组如图1所示,包括:背板200、胶框100、散热器305、灯条组件304、反射片303、导光板302、棱镜片301(包括扩散片和DBEF(增亮膜))、以及线夹306。灯条组件304通过导热胶粘贴到散热器305上,散热器305通过螺钉固定在背板200上,反射片303、导光板302及其它膜片依次组装到背板200上。
现有技术的背光模组中胶框100为塑胶结构,胶框100与背板200通过螺钉固定,虽然牢固,但是在打螺钉时,胶框100容易变形,从而导致在组装整机时容易漏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液晶显示装置的背光模组,以解决胶框变形导致的漏光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液晶显示装置的背光模组,所述背光模组包括:胶框和背板,
所述胶框朝向所述背板的一面具有卡扣;
所述背板具有弯折的搭桥,所述搭桥与所述卡扣对应的位置具有通孔;
所述卡扣卡于所述通孔内。
较佳地,所述卡扣远离所述胶框的本体的端部的尺寸小于所述通孔的尺寸;
所述卡扣靠近所述胶框的本体的端部的尺寸大于所述通孔的尺寸。
较佳地,所述卡扣具有侧脊;
所述侧脊靠近所述胶框的本体的端部具有卡槽;
所述卡槽卡于所述通孔的边缘。
较佳地,所述侧脊从卡扣远离所述胶框的本体的端部起一边向所述胶框的本体方向一边向外延伸。
较佳地,所述胶框的朝向背板的一面的两条短边和一条长边具有所述卡扣。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胶框上设置卡扣,在背板中设置对应通孔,使卡扣卡于通孔内,能够避免使用螺钉固定背板和胶框,避免了打螺钉时造成的胶框变形,从而避免液晶显示装置的暗场漏光,提高了成品率,节约了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的背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背板搭桥的结构示意图,(a)为俯视图,(b)为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胶框卡扣的结构示意图,(a)为俯视图,(b)为立体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胶框卡扣卡于背板搭桥的通孔的结构示意图,(a)为俯视图,(b)为侧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一种液晶显示装置的背光模组,所述背光模组包括:胶框100和背板200。
胶框100朝向背板200的一面具有卡扣110;
背板200具有弯折的搭桥210,搭桥210与卡扣110对应的位置具有通 孔211;
卡扣110卡于通孔211内。
采用该种结构能够避免使用螺钉固定背板和胶框,避免了打螺钉时造成的胶框变形,从而避免液晶显示装置的暗场漏光,提高了成品率,节约了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一具体实施方式如图2至图4所示。
搭桥210为朝向胶框100一侧凸起弯折的桥型结构。
卡扣110远离胶框100的本体的端部112的尺寸小于通孔211的尺寸。卡扣110靠近胶框100的本体的端部的尺寸大于通孔211的尺寸。
卡扣110具有侧脊111;侧脊111靠近胶框100的本体的端部具有卡槽111A;卡槽111A卡于通孔211的边缘。侧脊111的数量大于等于2。
侧脊111从卡扣110远离胶框100的本体的端部起一边向胶框100的本体方向一边向外延伸。
胶框100的卡扣110具有一定的伸缩性,卡扣110远离胶框100的本体的端部112的尺寸小于通孔211的尺寸。卡扣110的该端部112进入通孔211后,逐渐向下按卡扣110,由于卡扣110的尺寸逐渐变大,当卡扣110的尺寸大于通孔211的尺寸时,卡扣110收缩,当再向下移动一定距离后,卡扣110的侧脊111的卡槽111A卡于通孔211边缘。此时胶框100固定在背板200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歌尔声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歌尔声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8950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ID识别功能的TFT显示模块
- 下一篇:带摄像头的眼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