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采用雷达实时监测铝电解槽内熔融铝液界面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88037.5 | 申请日: | 2012-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4386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2 |
发明(设计)人: | 杨溢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阳铝镁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5C3/20 | 分类号: | C25C3/20;G01F23/28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52100 | 代理人: | 吴无惧 |
地址: | 550081 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采用 雷达 实时 监测 电解槽 熔融 界面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采用雷达实时监测铝电解槽内熔融铝液界面的装置,属于铝电解槽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铝电解槽生产过程中,在强大的电磁力的作用下,槽内熔融电解质/铝液界面会产生波动、旋转、及扭曲,会导致电解槽的二次反应增加、电流效率降低,严重时会影响铝电解槽的正常生产。检测铝电解槽内铝液-电解质界面就显得尤为重要,但电解槽内高温、高腐蚀性的生产环境,大部分接触式的传感器都无法长期在电解槽内工作。因此目前尚未有很好的办法及装置能够在线监测铝电解槽生产时的铝液界面。
近年来雷达测距技术发展极快,已有人开始将雷达测距技术运用到钢铁冶炼行业中,为利用雷达技术检测熔融铝液界面打下基础,但由于铝电解槽内环境的特殊性:具有两层熔体、且腐蚀性极大,尚未有人尝试采用雷达技术实时监测铝电解槽内金属铝液的界面变化。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采用雷达实时监测铝电解槽内熔融铝液界面的装置,以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能在线监测铝电解槽生产时的铝液界面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天线探头和雷达信号发射/接收装置垂直安装在铝电解槽内的铝液上方,天线探头与雷达信号发射及接收装置连接,雷达信号发射及接收装置与信号处理器连接,信号处理器与计算机控制系统连接。
每个铝电解槽内安装2~40个天线探头和雷达信号发射及接收装置。
天线探头安装在铝电解槽内的槽盖板、料仓壁、或专用支架上。
天线探头垂直安装在铝液上方、距离铝液表面800-1800mm的位置。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天线探头发射出一束电磁波垂直射向熔融的铝液表面,并反射。由接收装置接收到反射波后,经信号电缆传输给槽外的信号处理器,在滤除噪音、及其他物质的发射波后,得到熔融金属铝液表面的反射波,计算其时延即可获得金属铝液的界面高度值,以达到实时监测铝电解槽内的铝液界面的目的。
铝电解槽内包含有多种材质的物体,但由于各物质的密度、表面平滑度差别较大因而对雷达波反射情况各异的特点。滤除槽内其他物质的反射波后,就得到铝液表面的发射波。
而在铝电解槽内分区域布置一定数量2~40个的天线探头、雷达信号发射及接收装置,就可以监视整个铝电解槽内的铝液界面实时变化值。
本实用新型能实时的监测铝电解槽内铝液界面的变化情况,便于操作人员了解及掌握铝电解槽的生产规律,及时的进行生产操作,能充分提高电解槽节能生产效率,具有广阔的使用前景。
附图说明
图1为雷达实时监测装置的原理示意图。
图2为采用雷达实时监测装置的天线探头和雷达信号发射/接收装置在铝电解槽内的安装位置示意图(纵向)。
图3为采用雷达实时监测装置的天线探头和雷达信号发射/接收装置在铝电解槽内的安装位置示意图(横向)。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如图1所示,天线探头1与雷达信号发射及接收装置2连接,雷达信号发射及接收装置2与信号处理器3连接,信号处理器3与计算机控制系统4连接。如图2、3所示,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天线探头1和雷达信号发射/接收装置2垂直安装在铝电解槽5内铝液6上方800-1800mm的位置,固定于铝电解槽5的盖板、料仓壁、或其他专用支架上,就采集铝液界面变化的信号,一台铝电解槽内可以安装一套及以上的天线探头1和雷达信号发射/接收装置2以取得铝电解槽5内各个区域的铝液6界面变化实时数据。并经信号电缆输送到槽外的信号处理器3处理并转化为模拟/数字信号发送给上位计算机控制系统4进行处理。
同样如图2、3所示的方式,现场采集的铝电解槽铝液界面信号,可直接由信号处理器3转发给槽控机或其他智能设备对电解槽进行实时操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阳铝镁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贵阳铝镁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8803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