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井盖防盗系统及其集中器仿真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87620.4 | 申请日: | 2012-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944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23 |
发明(设计)人: | 吴晓娜 | 申请(专利权)人: | 航天科工深圳(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B13/08 | 分类号: | G08B13/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48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井盖 防盗 系统 及其 集中器 仿真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井盖防盗监控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井盖防盗系统及其集中器仿真装置。
背景技术
井盖防盗系统是用于实时监测井盖地下电缆状况的监测系统,通过感应井盖的非法移动,发射无线信号,把该井盖的终端编号发送到集中器,集中器通过GPRS网络传送井盖终端编号到主站上,或读取集中器内终端编号对应的井盖详细位置信息以短信方式发送到相关工作人员的手机上,以及时指示相关人员赶赴事发地点。主站利用开放端口,接收集中器的通讯连接,并实现与集中器的双向数据传输功能,并利用数据库、电子地图服务以及Web服务,实现可视化的控制管理系统。
报警集中器采用GPRS或GSM专用通讯模块和控制模块,以及增强型电路设计,增大了发射功率,从而确保主机网络通信优先,以适合远程通信和在复杂环境下使用。另外,使用双CPU技术,双芯互相扫描检索,互为备份,性能更加稳定,且不会发生信号阻塞、主机失常等情况,从而能够与主站实现双向通讯,并内置Flash存储卡以存储各井盖终端相应的详细位置信息和主站连接的通讯参数等信息。
目前,该报警集中器作为一个硬件产品,在主站通讯功能多连接性能验证中,需批量生产相应的集中器设备,成本巨大,不适应系统的性能验证需求。例如,在需要验证多台集中器同时访问主站通讯台的性能时,若需要100个集中器,在开发阶段不可能生产出100台集 中器,这样利用硬件设备来测试主站的性能测试也是不适应的。
同时,作为市场推广的产品演示过程中,携带集中器,并配置专用GSM卡,且要在有公网环境下搭建演示系统,很不方便且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测试主站性能的不适应性和产品掩饰所带来的携带不便且成本高的缺陷,提供一种灵活性强、携带方便且成本低的井盖防盗系统及其集中器仿真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井盖防盗系统,其包括终端和主站,所述终端内置用于监测所述井盖的开启状态的触发器;所述系统还包括通过无线网络分别与所述主站和所述终端连接的集中器仿真装置;其中,所述触发器监测到所述开启状态,向所述集中器仿真装置发送报警信息,所述集中器仿真装置将所述报警信息通过无线网络上传至所述主站。
优选地,所述报警信息包括所述井盖的序列号。
优选地,所述无线网络为GPRS无线网络或GSM无线网路。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井盖防盗系统的集中器仿真装置,所述井盖防盗系统为上述的井盖防盗系统,所述集中器仿真装置包括用于设置参数的设置模块,与所述设置模块连接的用于存储所述参数、所述报警信息以及集中器的布撤防状态的存储模块,用于与所述终端和所述主站建立通讯连接的通讯模块,与所述通讯模块连接的用于接收所述主站或所述终端传送的指令并显示所述指令的监测模块,分别与所述存储模块和所述通讯模块连接的用于分析所述报警信息和所述布撤防状态并进行相应处理的分析模块。
优选地,所述主站通过其开放端口与所述集中器仿真装置连接。
实施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采用该集中器的仿真装置,可作为井盖防盗系统中主站通讯功能的验证工具和作为 市场宣传对外演示工具,并且相比使用集中器硬件设备进行测试,具有成本低、操作方便且灵活性强的优点。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井盖防盗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井盖防盗系统的集中器仿真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图1是本实用新型井盖防盗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井盖防盗系统其包括终端100、主站300以及分别通过无线网络分别与所述主站300和所述终端100连接的集中器仿真装置200,其中,所述终端100内置用于监测所述井盖的开启状态的触发器(图未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航天科工深圳(集团)有限公司,未经航天科工深圳(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8762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