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铅酸蓄电池加酸和内化成用酸液壶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87404.X | 申请日: | 2012-06-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956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23 |
发明(设计)人: | 夏俊礼;谢正望;陈志平;潘阳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天能动力能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36 | 分类号: | H01M2/36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24 | 代理人: | 胡红娟 |
地址: | 313103 浙江省湖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蓄电池 加酸 化成 用酸液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蓄电池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铅酸蓄电池加酸和内化成用酸液壶。
背景技术
铅酸蓄电池组装完成后,还需对电池进行注酸和充电,由于外化成电池浪费资源同时也对环境造成很大的污染,所以现在蓄电池厂家都推行内化成电池,采用富液真空注酸。在化成过程中,由于电池内部温度升高,产生酸雾,并在充电末期会产生氢气和氧气,部分电解液会从注液孔处溢出,因此需要在电池槽盖上设置酸液壶。该酸液壶一般是由多个敞口的单体壶组成,底部设有与槽盖顶面注液孔外圈的孔柱相配合的橡胶套。
因为现今大部分酸液壶都是敞口式的,在化成过程中由于温度升高,酸雾以及产生的各种气体会从酸液壶溢出,给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如中国专利200920087022.0公开了一种铅酸蓄电池注酸内化成用返酸壶,包括壶体,所述壶体整体呈漏斗状,壶体下端的壶嘴与铅酸蓄电池阀座的阀口相配置。化成时,该返酸壶置于铅酸蓄电池的阀座阀口处,使在化成初期外溢出阀口的酸液进入返酸壶中,到化成末期重新流入壳内,从而使得铅酸蓄电池内的酸液不至于外溢出阀口而损耗掉。但该专利公开的返酸壶为敞口设置,而且一个返酸壶只对应一个阀孔,安装不方便。
中国专利200820167274.X公开了一种蓄电池注液后进行充电时用于盛酸的连体壶,由若干个单体壶组成,所述的单体壶由壶体和壶体底部的漏嘴组成,所述的若干个单体壶相互平行排列且上下齐平,漏嘴的分布与蓄电池盖上注液孔的分布相匹配,壶体顶部边缘延伸连成一体,并与四周的围栏连接形成一盛液槽,虽然该专利公开的酸液壶多个单体壶之间为连体设置,但是同样为敞口设置,易导致酸雾逸出,污染环境。
中国专利申请201110267107.9公开了一种蓄电池内化成用酸雾收集过滤装置,包括由若干连成一体的单体壶组成的壶体以及与壶体密封扣合的壶盖;每个单体壶口部设有过滤片,内腔中设有若干沿其轴向排列的冷凝板,冷凝板边沿设有至少一缺口,除缺口处其余边沿与单体壶内腔密封配合;每个单体壶相应位置的壶盖上设有出气孔,该出气孔通过所述缺口与单体壶底部连通。
该装置通过壶体内部的冷凝板将酸雾冷凝后回流,避免了酸雾扩散,但整体结构比较复杂,而且利用该装置不能够进行真空注酸。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铅酸蓄电池加酸和内化成用酸液壶,解决了传统酸液壶加酸过程中,不能使用真空加酸机加酸以及充电末期酸雾和各种气体溢出给环境造成污染的问题。
一种铅酸蓄电池加酸和内化成用酸液壶,包括由若干个单体壶组成的壶体,所述壶体上设有连接盖和顶盖,所述连接盖由与壶体连接的盖板和盖板上与顶盖密封配合的连接部组成,所述盖板对应每个单体壶的位置设有凹槽,每个凹槽的底面设有孔柱,孔柱的中心设有连通单体壶的注液孔,所述顶盖上设有排气孔,排气孔所在区域的内侧固定有过滤片。
本实用新型酸液壶由三部分组成,比现有的酸液壶多了连接盖部分,连接盖的盖板构造与蓄电池盒盖的构造相似,尤其是注液孔的结构是相同的。单体壶能够与蓄电池盒盖上的注液孔柱配合,因此注酸前可以将整个酸液壶固定在蓄电池盒盖上,此时电池槽内腔与单体壶内腔是连通的,去除顶盖后,可以利用真空加酸机直接通过连接盖上的注液孔对蓄电池加酸。
加酸完成后,将顶盖扣上进行内化成,并不需卸去酸液壶。由于顶盖上有排气孔,内化成排出的酸雾和各种气体可以从排气孔排出,由于排气孔内侧有过滤片,酸雾可以被滤片滤除,不会向环境中扩散。
所述连接盖由盖板和盖板上若干个与单体壶对应设置的连接套筒组成,所述凹槽位于盖板被连接套筒所包围的区域;所述顶盖由若干个单体盖以及将所有单体盖连成一体的裙边组成,每个单体盖与对应的连接套筒密封扣合,盖面上设有排气孔,盖面内侧固定有过滤片,该结构将每个单体壶排出的气体隔离开,理论上和连成一体没有很大区别,但采用上述结构一方面便于过滤片的固定和替换,另一方面可以节省原材料。
所述单体壶的数量为六个,且列成平行的两排,每排单体壶数量为三个,相邻两个单体壶底部之间有楔形的间隙,单体壶的数量及排布应根据蓄电池的构造设置,上述结构酸液壶是适合6-DZM-12系列的铅酸蓄电池,如是其它蓄电池型号,单体壶排布相应改变。
所述单体壶底部设有漏斗状的壶嘴,壶嘴上套有橡胶管,设置橡胶管的目的是为了单体壶底部与蓄电池盒盖上的注液孔衔接,避免漏液。
所述排气孔的出气端为喇叭口状,有助于内部排气。
所述孔柱的高度小于凹槽的深度,即孔柱不要高出凹槽,因加酸时注液嘴与孔柱密封配合,如果孔柱高出凹槽,不利于密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天能动力能源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天能动力能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8740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