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35kV移动用橡套软电缆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287163.9 | 申请日: | 2012-06-1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6237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9 | 
| 发明(设计)人: | 陆文荣;朱峰林;李万松;李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凌宇电缆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B9/00 | 分类号: | H01B9/00;H01B9/02 | 
| 代理公司: | 安徽省合肥新安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4101 | 代理人: | 何梅生;胡东升 | 
| 地址: | 238371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35 kv 移动 用橡套软 电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缆,特别是一种运用于户外大型工矿移动设备供电用移动电缆,属于电气装备连接用电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在我国西北部地区蕴藏着众多的矿产资源,随着经济的发展,也带动了用于矿产资源开设备电源连接用的电缆发展,随着科技的发展,用于开采矿产资源的设备越来越多趋向于大功率化,因此带动了设备连接用的电线电缆趋向于高的电压等级发展。如若开发出电压等级达到35kV的橡套电缆,将为大功率移动开掘设备的使用提供必要条件。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35kV移动用橡套软电缆,该电缆附加具有能够抗老化、耐高温(90℃),耐低温(-40℃),抗磨损,柔软抗扭曲、抗撕裂等性能于一身,电缆的电压等级可达35kV。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电缆缆芯由动力绝缘线芯、地线芯以及监视线芯绞合成缆,所述缆芯外依次编织有网状尼龙加强层,挤包有内护套,编织有网状加强层,挤包有外护套,所述外护套采用重型氯化聚乙烯橡皮。
所述绝缘动力线芯的导体由五类镀锡铜导体同向绞合,导体线束外依次设有导体屏蔽层,三元乙丙橡皮绝缘层,绝缘非金属屏蔽层和金属屏蔽层。
所述监视线芯导体由五类镀锡导体绞合而成,导体线束外设有三元乙丙橡皮绝缘层。
所述地线芯由五类镀锡铜导体绞合而成。
与已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体现在:
本实用新型的电压等级高达35kV,动力线芯的导体屏蔽,绝缘层及绝缘非金属屏蔽层采用三层一次共挤技术,缆芯外编织一层耐高温尼龙丝纤维网状层,内外护套之间再设置一层尼龙网状纤维层,内外护套层采用重型氯化聚乙烯橡皮。它有高电压等级同时具备移动使用的特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动力绝缘线芯,2地线芯,3监视线芯,4网状尼龙加强层,5内护套,6网状加强层,7外护套,8镀锡铜导体,9导体屏蔽层,10三元乙丙橡皮绝缘层,11绝缘非金属屏蔽层,12金属屏蔽层。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结合图1,本实施例的新型35kV移动用橡套软电缆,由三根绝缘动力线芯1、一根监视线芯3、以及两根地线芯2绞合成缆芯,绞合成缆后不绕包,不填充,缆芯外用耐高温尼龙丝纤维编织一层网状尼龙加强层4,再挤出一层内护套5,再以纤维编织一层网状加强层6,最后挤出一层外护套7。内、外护套采用重型氯化聚乙烯橡皮。在缆芯外设置网状尼龙加强层4、电缆最外层挤包重型氯化聚乙烯橡皮,地线芯2与监视线芯3设置在绝缘动力线芯的间隙,这样设置目的在于可以有效减小电缆外径,提高电缆的弯曲性能。
具体设置中,绝缘动力线芯1的导体由五类镀锡铜导体8同向绞合,导体线束外依次设有导体屏蔽层9,三元乙丙橡皮绝缘层10,绝缘非金属屏蔽层11和金属屏蔽层12,动力线芯导体屏蔽层、绝缘层及绝缘非金属屏蔽层采用三层一次共挤出,这样的目的可以有效提高电缆的电气性能。
监视线芯3的导体由五类镀锡铜导体8绞合而成,导体线束外设有三元乙丙橡皮绝缘层10,地线芯2由五类镀锡导体绞合而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凌宇电缆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凌宇电缆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8716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