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燃油雾化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87138.0 | 申请日: | 2012-06-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528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03 |
发明(设计)人: | 成胜军;李文高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空动力机械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F23R3/32 | 分类号: | F23R3/32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吴贵明 |
地址: | 412002***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燃油 雾化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燃气涡轮发动机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燃油雾化装置。
背景技术
燃油雾化装置是燃气涡轮发动机燃烧室的重要组成部分,燃油雾化装置性能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整个燃烧室的性能及寿命。目前燃气涡轮发动机普遍采用是单油路燃油雾化装置,其结构简单,成本低。
但上述单油路燃油雾化装置存在的缺点是:为了满足大功率燃气涡轮发动机的燃油流量要求,其要求燃油雾化装置的喷口尺寸较大,而单油路燃油雾化装置为了满足燃气涡轮发动机起动点火的燃油雾化质量要求,其喷口尺寸不能设计的过大。另一方面,随着当代燃气涡轮发动机对供油范围要求越来越宽广,对高温升、高空性能等要求的日益提高,目前的单油路燃油雾化装置因其供油范围窄,所需供油压力高的不足,已经很难满足当代燃气涡轮发动机的供油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燃油雾化装置,以解决目前单油路燃油雾化装置供油范围窄且雾化质量低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燃油雾化装置,包括壳体,壳体的一端设有进气口,壳体的一端端口设有向外开口的锥形口,其特征在于,燃油雾化装置还包括嵌套在壳体内的喷口及嵌套在喷口内的旋流器;旋流器与喷口相通,喷口与壳体的内腔形成空腔,喷口与空腔相通,空腔与锥形口相通;进气口与空腔相通。
进一步地,燃油雾化装置还包括燃油管,燃油管依次贯穿壳体、喷口及旋流器,燃油管与旋流器相通。
进一步地,燃油雾化装置还包括堵块,堵块设有凸块,凸块收容于旋流器的第一端,堵块的内侧壁分别顶抵旋流器的第一端端口、喷口的第一端端口及壳体的第一端端口。
进一步地,壳体的第一端端口设有一个阶梯台,喷口的第一端端口设有向外凸出的凸圈,凸圈卡扣在阶梯台。
进一步地,喷口的第二端设有喷嘴,喷嘴的端口呈向外开口的锥形口。
进一步地,锥形口的最小直径d2的大小范围为0.4mm~1.2mm。
进一步地,旋流器还设有通孔,通孔与缺口相通;缺口与空腔相通。
进一步地,壳体的第二端的内部为锥形面,喷口的第二端与壳体的第二端的锥形面形成空腔。
进一步地,进气口为斜孔,进气口的直径d1的大小范围为0.5mm~1mm。
进一步地,锥形面对应的锥形角α的大小范围为45°~120°。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燃油雾化装置的喷嘴的直径d2的大小范围为0.4mm~1.2mm,能满足燃气涡轮发动机对燃油的供油需求,且本实用新型的燃油雾化装置通过设置空腔使得燃油能经过两次雾化,使其达到燃气涡轮发动机对燃油雾化质量的要求。
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之外,本实用新型还有其它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参照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燃油雾化装置的剖视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燃油雾化装置的壳体的剖视示意图;
图3是图2所示的A-A的结构示意图;以及
图4是图1所示的B处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由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燃油雾化装置,包括壳体10、嵌套在壳体10内的喷口20、嵌套在喷口20内的旋流器30、堵块40及燃油管50。
请参见图2和图3,壳体10为两端开口的筒状结构,壳体10的第一端的外周圆上开有一个孔11,壳体10的第一端端口还设有一个阶梯台14。壳体10的第二端的外周圆开有多个进气孔12,进气孔12为斜孔,以使空气从进气孔12进入到壳体10内时,能够形成旋转的漩涡。优选地,多个进气孔12均匀分布在壳体10的外周圆上。更优选地,壳体10的外周圆均匀分布4~12个进气孔12,进气孔12的直径d1的大小范围为0.5mm~1mm。壳体10的第二端端口为向外开口的锥形口13,锥形口13的锥形角θ的大小范围为8°~30°。壳体10的第二端的内部为锥形面15,优选地,锥形面15的锥形角α的大小范围为45°~12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空动力机械研究所,未经中国航空动力机械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8713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