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辐射无极灯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87101.8 | 申请日: | 2012-06-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16202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19 |
发明(设计)人: | 张兆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兆鑫 |
主分类号: | H01J65/04 | 分类号: | H01J65/04;H01J61/30;H01J61/3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37 北京市海淀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辐射 无极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无极灯,尤其涉及一种具有防电磁辐射功能的高频低压无极灯。
背景技术
无极灯是新一代节能灯,它由功率发生器、功率耦合器和无极电灯泡三部分组成,功率发生器的作用是将交流电变换成直流电,为功率耦合器提供稳定的直流电源,使功率耦合器中的感应线圈产生感应磁场,电磁场激发灯泡真空内腔中的固态汞气化,从而激活灯泡内壁的荧光粉,将电磁能转换成光能和热能。无极灯的光效极高,显色性好,不怕震动,无频闪,具有寿命长、节能环保等优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它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无极灯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一定的电磁辐射,它是影响无极灯推广应用的主要因素之一。现有无极灯泡在密闭真空内腔内设有固态汞,内壁上均匀地涂覆有发光涂层。这种无极灯泡都没有防电磁辐射结构,不具备电磁屏蔽功能。且由于管状灯壳构成闭合环形的防辐射无极灯,所占空间较大,不利于产品的小型紧凑化,大大限制了其使用范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降低现有无极灯的电磁辐射,提供一种结构紧凑的高频低压无极灯。
防辐射无极灯包括两段双孔玻璃管和两段单孔玻璃管,该两段单孔玻璃管等长且相隔一间距平行设置,该两段双孔玻璃管分别位于两段单孔玻璃管的两端并封接并使所对应的四对玻孔分别连通,在两段双孔玻璃管的另一端各用一个玻璃壳封接并使相应的玻孔连通,以构成闭合回路的灯壳,在该灯壳中含有可电离的充填物质,灯壳的内表面上依次均匀涂覆金属氧化膜和发光涂层,且发光涂层涂覆在金属氧化膜上,所述发光涂层涂有三基色荧光粉,一个具有双孔的变压器磁芯环绕所述的两段单孔玻璃管设置,使双孔的变压器磁芯的两个孔位各容纳一段单孔玻璃管,在该变压器磁芯上设置了一输入线圈,该输入线圈卷绕于变压器磁芯的两个孔位之间的磁性材料上;高频电源被连接于该输入线圈上。也可以在两段呈U型的单孔玻璃管上各设置一个设置有输入线圈的单孔的变压器磁芯,它们被分别环绕于所述的两段呈U型的单孔玻璃管上。所述的无极灯电源电路由脉冲直流电路和高频自激振荡电路构成。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积极效果:由于本实用新型的灯壳的主要部分是由双孔型玻璃管所构成,其结构非常紧凑,大大减少了防辐射无极灯所占的空间,同时也极大地提高了灯的整体美观,拓展了其使用范围;该种结构的防辐射无极灯,有利于减少其放电所产生的辐射干扰,以达到产品有关的电磁兼容标准。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防辐射无极灯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1双孔玻璃管;2单孔玻璃管;3两段单孔玻璃管的两端;4变压器磁芯;5闭合回路;6双孔玻璃管的另一端;7玻璃壳。
具体实施方式
防辐射无极灯包括两段双孔玻璃管1和两段单孔玻璃管2,该两段单孔玻璃管等长且相隔一间距平行设置,该两段双孔玻璃管分别位于两段单孔玻璃管的两端3并封接并使所对应的四对玻孔分别连通,在两段双孔玻璃管的另一端6各用一个玻璃壳7封接并使相应的玻孔连通,以构成闭合回路5的灯壳,在该灯壳中含有可电离的充填物质,灯壳的内表面上依次均匀涂覆金属氧化膜和发光涂层,且发光涂层涂覆在金属氧化膜上;,所述发光涂层涂有三基色荧光粉,一个具有双孔的变压器磁芯4环绕所述的两段单孔玻璃管设置,使双孔的变压器磁芯4的两个孔位各容纳一段单孔玻璃管,在该变压器磁芯4上设置了一输入线圈,该输入线圈卷绕于变压器磁芯4的两个孔位之间的磁性材料上;高频电源被连接于该输入线圈上。在该施例中,也可以在两段呈U型的单孔玻璃管上各设置一个设置有输入线圈的单孔的变压器磁芯,它们被分别环绕于所述的两段呈U型的单孔玻璃管上。所述的无极灯电源电路由脉冲直流电路和高频自激振荡电路构成。
由于本实用新型的灯壳的主要部分是由双孔型玻璃管所构成,其结构非常紧凑,大大减少了防辐射无极灯所占的空间,同时也极大地提高了灯的整体美观,拓展了其使用范围;该种结构的防辐射无极灯,有利于减少其放电所产生的辐射干扰,以达到产品有关的电磁兼容标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兆鑫,未经张兆鑫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8710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