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生物质颗粒点火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86715.4 | 申请日: | 2012-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4784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2 |
发明(设计)人: | 崔明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仟亿源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Q7/04 | 分类号: | F23Q7/04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诚得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5209 | 代理人: | 方惠春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物 颗粒 点火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物质燃烧领域,特别是一种生物质颗粒点火装置。
背景技术
生物质颗粒是利用杂树枝、刨花、锯末、秸秆等有机废弃物或下脚料为原料压制加工成一定尺寸的颗粒,属于可再生资源,且具有零排放的优点。目前使用的生物质颗粒燃烧炉,其点火模式主要是液化气点火、柴油点火及加热管点火三种模式。这三种模式存在一些缺点:1、液化气点火:由于承装液化气气体钢瓶是压力容器,又常年位于高温环境,极易产生气体膨胀爆炸危险,又距离明火区较近,危险系数极高,钢瓶爆炸极易对人体照成损伤事故;2、柴油点火:柴油点火系统一般配置电子点火器,由于点火区域空气干湿度不是很确定,柴油喷射与电子点火配合不是很准确,经常发生多次柴油喷射未能及时点燃情况,这样颗粒燃烧区域可燃空气密度过大,继续如果点火极易产生颗粒燃烧室爆燃,设备极易产生爆炸情况,对操作者身体照成伤害;3、加热管点火:主要问题在于,加热管位于颗粒炉排内部,在颗粒燃烧时期加热管受到颗粒燃烧的温度侵袭,容易发生损坏现象,需要经常更换新的加热管导致成本高、工作效率低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生物质颗粒点火装置,解决现有点火模式存在点火效率较低、安全性较差、成本高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生物质颗粒点火装置,包括风机、空气加热室及置于其内的加热元件、进料管、热空气输送管、燃烧室,所述风机设置于空气加热室的进风口,所述空气加热室的出风口连接热空气输送管,所述热空气输送管的出口端连接燃烧室。
进一步的,所述加热元件为加热管或加热网。
进一步的,还包括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连接风机和加热元件。
进一步的,所述热空气输送管的出口端位于所述燃烧室的底部。
进一步的,经所述空气加热室加热后、进入燃烧室的热空气温度为300摄氏度至450摄氏度。
进一步的,所述燃烧室侧壁设置有火焰检测器、压力传感器及温度传感器。
进一步的,所述燃烧室底部设有清灰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优点在于:
通过设置风机及空气加热室,利用风机将加热至一定温度的热空气送入燃烧室,引燃燃烧室内的生物质颗粒。这种热空气点火模式,避免了传统点火模式点火效率较低、安全性较差、成本高的问题,具有高效、安全、低成本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 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示意图。如图1所示,一种生物质颗粒点火装置,包括风机1、空气加热室2及置于其内的加热元件21、进料管4、热空气输送管3、燃烧室5,所述风机1设置于空气加热室2的进风口,所述空气加热室2的出风口连接热空气输送管3,所述热空气输送管3的出口端连接燃烧室5。
所述加热元件21为加热管或加热网,或者其他加热器件;所述加热元件21根据空气加热室2的大小以及实际需要的加热功率设置,以获得较高的空气加热效率;所述加热元件21采用常用的220伏交流电源。
所述生物质颗粒点火装置还设置有控制面板(未示出),所述控制面板可以独立设置也可以设置于空气加热室2外壁;所述控制面板连接风机1和加热元件21,用以控制风机1和加热元件21的开启与关闭。
所述热空气输送管3的出口端位于所述燃烧室5的底部。当然出口端也可以设置在燃烧室5的侧壁部位。但,当出口端位于燃烧室5底部时,由于热空气的上升作用,可以更充分接触燃烧室5内的生物质颗粒,点火效果更好。
所述经空气加热室2加热后、进入燃烧室5的热空气温度为300摄氏度至450摄氏度。由于,生物质颗粒的燃点大致在230摄氏度至250摄氏度,因此,进入燃烧室5的热空气温度必须大于250摄氏度,其最好的点火温度则为300摄氏度至450摄氏度。
所述燃烧室5侧壁设置有火焰检测器、压力传感器及温度传感器(未示出)。所述火焰检测器将获得检测信号传送给控制面板,控制面板根据所获得的信号控制加热元件是否关闭。所述压力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则侦测燃烧室5内的压力及温度,以便更好地监控燃烧室5的燃烧情况。
所述燃烧室5底部设有清灰孔(未示出)。所述清灰孔用于定期或必要时清理生物质颗粒燃烧后留下的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仟亿源节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厦门仟亿源节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8671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残渣除去液的使用
- 下一篇:基站辅助的移动-中继候选预选择和预部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