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阀控式铅酸蓄电池的电池壳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85913.9 | 申请日: | 2012-06-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512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2 |
发明(设计)人: | 熊正林;张建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理士电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02 | 分类号: | H01M2/02 |
代理公司: | 淮安市科翔专利商标事务所 32110 | 代理人: | 韩晓斌 |
地址: | 2116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阀控式铅酸 蓄电池 电池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蓄电池的电池壳,具体涉及一种阀控式铅酸蓄的电池壳。
背景技术
阀控式铅酸蓄电池,在各行各业得到广泛应用。蓄电池根据不同需要、型号规格可有多种多样。蓄电池的使用场所和领域广泛,其同一种型号规格的外壳体积形态是基本不变,多少年来阀控式铅酸蓄电池,保留着传统的外壳体积形态。不同的使用需求,对电池高功率放电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电池生产厂家,为提高电池的高功率放电性能,在保证电池外形尺寸不变的情况下,将极板减薄、隔板减薄来提高电池的高功率放电容量,因此常规的设计是在极板减薄、隔板减薄、电池的外形不变的情况下将电池内腔增加宽筋条,此种设计方式有以下问题:1、宽筋条电池,单格内部会存在多余的游离酸,导致电池漏酸;2、电池生产厂家生产过程中,空气中的氧气容易进入电池内部,氧化负极板,影响电池性能;3、电池循环中极板活性物质容易脱落,影响电池的循环寿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阀控式铅酸蓄电池的电池壳,它通过改变电池壳的内在结构,达到在同型号规格外壳体积形态不变的前提下,保证电池的高功率放电容量,降低电池漏酸的风险,避免氧气进入电池氧化极板。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该电池壳包括壳底、短壳壁、长壳壁、中间隔墙、短隔墙、加强隔墙和加强筋,在壳底的四边上间隔式闭合连接短壳壁和长壳壁形成壳体,壳体内在两短壳壁之间连接两面中间隔墙,其中一中间隔墙是连接加强隔墙,两面中间隔墙之间连接三条加强筋,若干短隔墙连接壳底、长壳壁及中间隔墙上,整体构成电池壳。
使用时,壳体内装极组,电池盖整齐排放在水平台上,将胶水加到电池盖的胶槽中,利用胶水密封电池壳与电池盖之间的空隙,形成蓄电池。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将电池单格中间增加隔墙,取消宽筋条,单格宽度变窄,同时保证极组的有效宽度不变。
2、电池单格内部不会存在多余的游离酸,可以避免电池漏酸;
3、电池生产过程中,空气中的氧气不易进入电池内部,可减少氧化负极板,保证电池的容量;
4、电池单格侧边极板与电池隔墙接触面积大,可以保证电池足够的装配压力,提高电池的高倍率容量;
5、电池循环中极板活性物质接合紧密,有利于提高电池的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壳底,2短壳壁,3长壳壁,4中间隔墙,5短隔墙,6加强隔墙,7加强筋。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该电池壳包括壳底1、短壳壁2、长壳壁3、中间隔墙4、短隔墙5、加强隔墙6和加强筋7,在壳底1的四边上间隔式闭合连接短壳壁2和长壳壁3形成壳体,壳体内在两短壳壁2之间连接两面中间隔墙4,其中一中间隔墙是连接加强隔墙6,两面中间隔墙4之间连接三条加强筋7,若干短隔墙5连接壳底1、长壳壁3及中间隔墙4上,整体构成电池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理士电池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理士电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8591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聚合物锂电池的密封结构
- 下一篇:一种节能型LED封装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