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排水口滤沙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84689.1 | 申请日: | 2012-06-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11133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19 |
发明(设计)人: | 张进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进军 |
主分类号: | E04D13/04 | 分类号: | E04D13/04;E04D13/076;B01D35/02;B01D24/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商专永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00 | 代理人: | 高之波;葛强 |
地址: | 51063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排水口 滤沙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过滤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安装在排水口的滤沙器。
背景技术
现在很多楼房的屋顶或空中花园都种植了绿化植物,当遇到下雨或浇水过多的时候,需要将多余的水排掉。多余的水通常是通过下水道的排水口排走,水流走的时候往往会带走部分泥沙,这样一方面会使泥沙慢慢堆积在下水道的弯结部,造成下水道堵塞,另一方面会渐渐使植物缺少生长必须的泥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新型排水口滤沙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新型排水口滤沙器,包括扇环形的第一夹持部、扇环形的第二夹持部和设于第一夹持部与第二夹持部之间的扇环形的滤沙层。本实用新型的排水口滤沙器既不妨碍排掉多余的水,还可以防止泥沙流走。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本实用新型排水口滤沙器的第第一夹持部上设有第一突起部,第二夹持部上设有与第一突起部对应的第二突起部,第一突起部的端面与第二突起部的端面接触。由此,具有安装方便的效果。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本实用新型排水口滤沙器的第一突起部上设有定位凸块,第二突起部上设有与定位凸块匹配的定位凹槽。由此,具有方便定位安装的效果。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本实用新型排水口滤沙器的第一夹持部、第二夹持部和滤沙层的圆心角都是90度。由此,具有在不同的情况下,方便组合使用排水口滤沙器的效果。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本实用新型排水口滤沙器还包括将第一夹持部、第二夹持部和滤沙层捆扎在一起的捆扎物。由此,可以防止水流冲击力将结构冲散,防止滤沙层滑出导致堵塞落水口。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本实用新型排水口滤沙器的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都是由陶土制成。由此,具有环保的效果。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本实用新型排水口滤沙器的滤沙层是海绵材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海绵的密度小于45千克/立方米,且大于15千克/立方米。由此,可以具有很好的滤沙效果,同时也具有很好的排水能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的排水口滤沙器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排水口滤沙器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排水口滤沙器的一种使用方式的示意图。
图4为图2所示排水口滤沙器的另一种使用方式的示意图。
图5为图2所示排水口滤沙器的又一种使用方式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和图2示意性地显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的排水口滤沙器。如图1和图2所示,本排水口滤沙器整体呈扇环形,包括扇环形的第一夹持部1,扇环形的第二夹持部2、扇环形的滤沙层3和捆扎物4。第一夹持部1位于最下层,第一夹持部1的上底面与滤沙层3的下底面接触,滤沙层3的上底面与第二夹持部2的下底面接触。第一夹持部1的上底面两端设有条状的第一突起部11,第二夹持部2的下底面两端设有条状的第二突起部21。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突起部11的顶端设置了一个屋脊状的定位凸块12,第二突起部21的顶端设置了一个与定位突起匹配的倒屋脊状的定位凹槽22。这样的设置可以方便第一夹持部1和第二夹持部2相互间的定位安装。捆扎物4可以将第一夹持部1,第二夹持部2和滤沙层3捆扎在一起,防止水流冲击力将结构冲散,防止滤沙层3滑出导致堵塞落水口
安装本排水口滤砂器的时候,先将第一夹持部1设有第一突起部11的一面向上放置,然后将滤沙层3放置在第一夹持部1上底面,位于两个第一突起部11之间,再将第二夹持部2设有第二突起部21的一面向下放置,将定位凸块12放入定位凹槽22,本排水口滤沙器就被安装好。
在其它实施方式中,定位凸块12也可以设置成锯齿状、半球状或长方体等形状,定位凹槽22设置成与定位凸块12匹配的凹槽。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夹持部1和第二夹持部2都是由陶土制成。陶土的密度比较高,放在排水口旁边不易被水冲走,也不会出现生锈的情况,而且陶土用在与园艺领域也比较环保。在其它实施例中,第一夹持部1和第二夹持部2的材质也可以采用铁、铜或不锈钢等金属,第一夹持部1和第二夹持部2也可以是一体成形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进军,未经张进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8468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