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柔性微型热电发生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83786.9 | 申请日: | 2012-06-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5120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2 |
发明(设计)人: | 吴庆;曹二林;陈岚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物联网研究发展中心 |
主分类号: | H01L35/28 | 分类号: | H01L35/28;H01L35/32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大为专利商标事务所 32104 | 代理人: | 殷红梅 |
地址: | 214135 江苏省无锡市新区***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柔性 微型 热电 发生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热电发生器,尤其是一种柔性微型热电发生器,属于热电发生器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由于便携式电子产品日益增长的微型化趋势,推动了小型化电源的研究和发展。热电发生器作为一种自给自足的能源,它根据Seebeck效应能将热能直接转换为电能,在适合的温度下能保持实际上的无限的有效寿命,这使其作为一种能源领域的高新技术成为国际研究的热点之一。
热电发生器一般由三部分组成:热源、热沉和热电堆。热电堆是由一系列串联的能够将热能转换成电能的热电对组成(图示1.b)。热电对由不同类型的N/P型热电材料组成,当其两端,即热源端和热沉端,出现温度梯度时,其两端可产生电势差,如图示1.a中所示。
热电器件的主要工作原理是基于Seebeck效应。Seebeck效应是德国物理学家Seebeck发现的一种热电现象。当在金属导体或者半导体结构上加上温度差ΔT时,会伴随产生电压ΔU。并且开路电压线性地正比于温差:
其中,αs称作Seebeck系数,也可称为热电功率。如果热电偶的两种构成材料的Seebeck系数分别为αa和αb,则热电偶的Seebeck系数定义为:
αab=αa+αb
当n对热电偶串联时,总的开路输出电压可表示为ΔUn:
ΔUn=n·(αab·ΔT)
根据Seebeck效应而制作的热电发生器,其效率可由热电品质因数Z来表征:
其中,σ是电导率,κ是热导率,品质因数Z表示可用在热电发生器中的热电材料的热和电属性。
L/A也是影响热电器件产生电压大小的关键参数,L和A分别是单个热电导电体的长度和横截面积,高的L/A比值对应着高的热电产生电压。传统的块状热电材料制备的热电器件,L/A一般不超过20cm-1,但薄膜热电材料制备的热电单元可以达到1000cm-1甚至10000cm-1。
对于热电器件来说,高品质因数Z的热电材料是最佳选择,但在一定的热电器件中,人们更关心,在一定电压下器件的输出功率以及该器件的集成程度。对于很多高品质因数的热电材料来说,难于制备成薄膜,这也限制了它们在微型器件制备中的应用。就薄膜热电材料的制备而言,国内外也有很多研究和报导。有报导称制备的Bi-Te/Sb-Te超晶格热电器件的品质因数超过了2.0,但这种材料需要以GaAs单晶做基底进行生长,而且很难将几百或者几千对这样的单元进行集成并封装。而现今比较有效的方式是采用溅射/蒸镀沉积的方法,此方法可以适用于多种衬底,如陶瓷,硅片,柔性薄膜等。但此方法技术和成本都要求较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柔性微型热电发生器,其工艺简单方便,制造成本低,集成度高,发电效率高,安全可靠。
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柔性微型热电发生器,包括柔性衬底,所述柔性衬底上设置若干交替分布的N型热电材料层及P型热电材料层,所述N型热电材料层通过导电连接层与P型热电材料层串联后电连接,以在柔性衬底上形成若干串接的热电对。
所述导电连接层包括导电连接体、N型热电材料连接层或P型热电材料连接层。
所述柔性衬底上设有下绝缘绝热层,所述串接的热电对位于下绝缘绝热层上,热电对上覆盖有上绝缘绝热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物联网研究发展中心,未经江苏物联网研究发展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8378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