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联驱动桥板簧平衡悬挂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283689.X | 申请日: | 2012-06-1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0317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30 |
| 发明(设计)人: | 李建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建军 |
| 主分类号: | B60G21/04 | 分类号: | B60G21/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信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35 | 代理人: | 王秀丽 |
| 地址: | 4421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驱动 桥板 平衡 悬挂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载货汽车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多联驱动桥板簧平衡悬挂系统。
背景技术
平衡悬挂系统广泛应用于载货汽车等大载重量的车辆上,而目前的平衡悬挂系统大多采用驱动桥板簧平衡悬挂系统,平衡臂支座要要求减振冲击耐磨,通常四杆机构横向稳定装置,用以提高车辆悬挂系统的横向角刚度,提高车辆的横向稳定性。用以保证驱动桥在上、下跳动过程中其动力输入轴仰角α保持基本不变,多联驱动桥的轴荷平衡和多联驱动桥传动轴的等速传动,提高了车辆驱动能力、承载能力和横向稳定性。目前的驱动桥板簧平衡悬挂系统,由于板簧承载的压力大,容易发生疲劳、断裂,影响车辆的载重能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多联驱动桥板簧平衡悬挂系统,其具有较强的承载能力。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多联驱动桥板簧平衡悬挂系统,其中,包括有板簧、板簧前支架、吊耳、平衡轴、平衡臂、中支撑座总成、减振器、驱动桥、横向稳定杆,板簧安装在中驱动桥和后驱动桥上,中桥板簧前端与板簧前支架和吊耳一端铰接,而后驱动桥的板簧后端与后吊耳的后端铰接;另一端与平衡臂后支点铰接;平衡轴穿过平衡摆臂支座中部并与平衡臂铰接,板簧与驱动桥之间设有减振器及横向稳定杆。
上述多联驱动桥板簧平衡悬挂系统,其中,所述平衡臂包括平衡臂侧板、平衡臂滑板、角撑、平衡臂钢套、内衬套、板簧加强板,所述平衡臂侧板中央位置设有平衡臂钢套,所述平衡臂侧板上两侧均设有一个平衡臂滑板,所述两个平衡臂滑板之间搭接有一根板簧加强板,所述板簧加强板位于平衡臂钢套上方,所述平衡臂侧板上位于平衡臂钢套下方设有三角形的角撑。
上述多联驱动桥板簧平衡悬挂系统,其中,所述平衡臂钢套的衬套为稀土改性尼龙衬套。
上述多联驱动桥板簧平衡悬挂系统,其中,所述平衡臂滑板为ш状。
上述多联驱动桥板簧平衡悬挂系统,其中,所述平衡臂滑板的曲率为R1450。
由于具有上述结构,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多联驱动桥板簧平衡悬挂系统,在板簧刚度不变的情况下,悬架刚度可以成倍增加,承载能力大大提高。
2、本实用新型多联驱动桥板簧平衡悬挂系统,延长了两滑板的中心距,提高板簧的承载强度。寿命长避免了板簧疲劳的断裂发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平衡臂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一种汽车用平衡悬架板簧平衡臂总成,包括板簧、板簧前支架、吊耳、平衡轴、平衡臂、中支撑座总成、减振器、驱动桥、横向稳定杆等,板簧安装在中驱动桥和后驱动桥上,中桥板簧前端与板簧前支架和吊耳一端铰接,而后驱动桥的板簧后端与后吊耳的后端铰接;另一端与平衡臂后支点铰接;平衡轴穿过平衡摆臂支座中部并与平衡臂铰接,实现多联驱动桥单纵臂串联板簧平衡悬挂系统配置。其两端通过支座与车架刚性连接;支承轴总成中部与平衡臂支点连接,弹簧钢板与驱动桥之间设有减振器及横向稳定杆。该结构的悬挂系统在板簧刚度不变的情况下,悬架刚度可以成倍增加,承载能力大大提高,价格成本和非簧载质量大大降低。
如图1所示,上述结构的悬挂系统,其平衡臂较佳包括作为骨架的平衡臂侧板1;而对接成小ш状的两块半圆钢板平衡臂滑板2,该平衡臂滑板2的曲率较佳为R1450,加大两运动件板簧的中心距,提高板簧的承载强度,两块半圆钢滑板2上搭接有一个板簧加强钢板6,加强板簧的承载强度,平衡臂正中间是平衡臂钢套4,平衡臂钢套4的衬套5是采用稀土改性尼龙衬套,代替现有的双合金衬套,其耐磨性能提高了3倍;中部下方焊接有三角形角撑3。平衡臂总成由钢板冲压成形将附件用焊装夹具固定后焊接成一体;而中部支撑在叉形摆臂与车架固定铆接在一起,该结构的平衡臂延长了两滑板的中心距,提高板簧的承载强度。寿命长避免了板簧疲劳的断裂发生。本发明的汽车用平衡臂能有效的减少冲击变形和动态变形;可以满足不同方向的刚度和强度要求,具有较优良的减振效果和较高的耐磨自润滑性能,抗冲击性能强大。其耐疲劳性能可以满足产品使用寿命的要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建军,未经李建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8368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强度低扭转衬套结构
- 下一篇:一种轻型履带拖拉机的陷车自救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