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坡屋面面层模板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83482.2 | 申请日: | 2012-06-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0653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30 |
发明(设计)人: | 陈祥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华祥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11/36 | 分类号: | E04G11/36;E04G17/06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41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屋面 面层 模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模板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坡屋面面层模板。
背景技术
目前各种坡屋面结构造型的建筑越来越多,特别是现浇混凝土坡屋面结构在房屋和构筑物建造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特别在沿海发达城市,在建筑设计上呈现出许多新颖多样、充满艺术气息的现浇混凝土坡屋面结构形式。但由于现浇坡屋面结构施工难度大,往往因施工工艺选择不当,极易造成混凝土浇捣厚度不够或不密实而留下隐患,导致日后屋面渗漏。
传统的现浇混凝土坡屋面及上坡屋面(通常指坡度在 30°~60°之间的坡屋面)施工中往往采取斜坡底面模板或在钢筋面上附加一层钢丝网进行浇筑、拍实,但由于坡陡的缘故,使混凝土只能在斜坡面上无约束状态下自然成型,混凝土振捣过程中往往造成混凝土滑落、离析,混凝土浇捣密实性难以得到控制,施工质量难以达到预期效果,给混凝土结构施工留下渗、漏隐患通病。。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新的解决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保证混凝土截面尺寸和外观质量,确保混凝土结构密实度要求的现浇混凝土坡屋面面层模板,适于建造坡度 30°~60°之间的密实性坡屋面结构。
为达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坡屋面面层模板,包括上模板、下模板、止水螺栓和复数纵向龙骨,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水螺栓的上端通过螺母与纵向龙骨连接,纵向龙骨下面的止水螺栓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上止水板,上止水板的宽度大于纵向龙骨的宽度;上模板设置于两根纵向龙骨之间,上模板设置两端的底面与上止水板宽于纵向龙骨的部分的顶面抵接;所述止水螺栓的下端过螺母与下模板固定连接,下模板上面的止水螺栓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下止水板;所述纵向龙骨间相互平行,纵向龙骨的长度方向与沿坡底至坡顶方向一致。
所述上模板通过钉子固定连接在纵向龙骨上。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坡屋面面层模板具有如下优点:采用了木质纵向龙骨定位和止水螺栓限位上模板和下模板,能有效控制坡屋面结构的厚度,不但有利于保证混凝土截面尺寸和外观质量,而且能确保硅结构密实度要求,从根本上解决了结构渗漏的施工难题。上止水板宽于纵向龙骨,上模块直接放置在上止水板即可方便的准确定位,而上止水板和下止水板可通过螺母调整间距,以调整屋面厚度,增加了该坡屋面面层模板的适应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图;
图2为图1中沿A-A线的剖视图(同时也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纵向龙骨;2、上模板;3、止水螺栓;31、上止水板;32、下止水板;4、下模板;5、钉子;6、屋脊砼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该坡屋面面层模板,用于建造坡度为 45 °的密实性坡屋面结构,包括上模板2、下模板4、止水螺栓3和复数纵向龙骨1,所述止水螺栓3的上端通过螺母与纵向龙骨1连接,纵向龙骨1下面的止水螺栓3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上止水板31,上止水板31的宽度大于纵向龙骨1的宽度;上模板2设置于两根纵向龙骨1之间,上模板2设置两端的底面与上止水板31宽于纵向龙骨1的部分的顶面抵接;所述止水螺栓3的下端过螺母与下模板4固定连接,下模板4上面的止水螺栓3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下止水板32;所述纵向龙骨1间相互平行,纵向龙骨1的长度方向与沿坡底至坡顶方向一致。
止水螺栓3整根都攻有螺纹,使用螺母以调整上止水板31和下止水板32的位置,来实现对上模板2与下模板4间距的控制。对于接近屋脊硅梁 6 处的上模板2和下模板4,需要根据实际形状及尺寸放样制作。上模板2通过钉子5固定连接在纵向龙骨1上。纵向龙骨1采用方木制作,上模板2和下模板4采用胶合板制作。
该坡屋面面层模板的施工方法是在按要求安装好下模板4后,依据坡屋面的走向沿坡底至坡顶的方向布置纵向龙骨1,纵向龙骨1与下模板4间通过限位止水螺栓进行加固、定位,以此来控制坡屋面结构的厚度及安装上模板2的依据。上模板2则根据放样的结果,事先按照分级要求规格预先制作好备用。安装时将上模板2摆放进纵向龙骨1之间、放置在上止水板31上,通过钉子5将上模板2与纵向龙骨1钉牢即可。木工绕坡屋面四周从下至上分级安装下模板4,每安装完一级即可浇筑混凝土。采用逐级安装、逐级浇筑的方法、相互依次循环进行,直至浇筑结束。
虽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详细地描述,但不应理解为对本专利的保护范围的限定。在权利要求书所描述的范围内,本领域技术人员不经创造性劳动即可作出的各种修改和变形仍属本专利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华祥工程建设有限公司,未经四川华祥工程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8348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