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金属炼炉炉温恒温控制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83251.1 | 申请日: | 2012-06-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4845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2 |
发明(设计)人: | 郭江;李荣;李晓乐;杨继朋;牛海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郭江;邵明省 |
主分类号: | F27D19/00 | 分类号: | F27D1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59000 河南省济源市学苑***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金属 炉温 恒温 控制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工生产方面的检测仪器,特别涉及一种金属炼炉炉温恒温控制设备。
背景技术
金属炼炉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工业生产水平的提高,已经在冶金、化工、机械等各类工业控制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并且在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随着现代对炉温控制技术的发展,金属冶炼企业对产品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如果锅炉内的温度过高,那么将会有爆炸的危险,国内这样的生产事故也是经常发生的,这将给生产和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无法估量的损失。如果温度过低,根本就达不到产品的工艺要求。故而,对金属炼炉的温度控制十分重要,也是十分必要的。例如铁水的质量是否满足要求,关键在于炉温的预测及控制环节,而现今的炼铁企业的炉温控制主要依靠历史测量数据,根据调度员来实现,表现响应速度慢,误差范围大,不适合企业自动化的发展。焦炭行业的冶炼炉温自动控制尚未成熟的控制方法,主要是延用老的操作方式,由测温工人每隔4小时测量一次,再到操作室进行一次温度调节。人工测量受测温时间、测温点和操作者熟练程度及外部自然环境等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其测量结果与实际值误差较大。在现有的电加热炉温度控制方案中,模糊控制应用最多,也最具代表性,只能适应一般温度系统测控,难以控制复杂的大滞后时变温度系统。因此实时数据采集是工业控制系统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是进行工业分析,工业处理和工业控制的依据。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存在的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金属炼炉炉温恒温控制设备,由金属炼炉模块、恒温控制模块、运算机模块组成,其特征是: 所述的金属炼炉模块由炉体、氧枪、加热电极、对流筒、搅拌风扇、燃烧机系统组成,所述的恒温控制模块由热电偶、转换器、单片机、温控电路组成,所述的运算机模块由USB接口、运算机组成,金属炼炉模块和运算机模块之间通过恒温控制模块连接。
所述的炉体由上罩、炉中段和下筒体组成。
所述的加热电极由上电极、下电极和上下电极引出杆组成。
所述的燃烧机系统由烧嘴、风机、管道系统和排烟管组成。
恒温控制过程:热电偶采集金属炼炉模块炉温信号,通过转换器得到数字信号,单片机对数字信号阈值处理,通过USB接口将阈值处理后的数字信号送给运算机,运算机对数字信号加以运算,得出对应的控制量,并将结果通过USB接口发送给单片机,单片机最终通过控温电路对金属炼炉炉温恒温控制,实现整个测控过程。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运转平稳,工作可靠;布局合理,安装操作维护方便;满足加热和温度控制精度要求;具有人性化功能;对金属炼炉的工作效率增加,减少技术人员的操作和维修,大大减小劳动强度,节约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框架结构图;
图2为一种金属炼炉炉温恒温控制设备的测控过程图;
图3为金属炼炉模块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框架结构图,金属炼炉模块和运算机模块之间通过恒温控制模块连接。图2为一种金属炼炉炉温恒温控制设备的测控过程图,热电偶采集金属炼炉模块炉温信号,通过转换器得到数字信号,单片机对数字信号阈值处理,通过USB接口将阈值处理后的数字信号送给运算机,运算机对数字信号加以运算,得出对应的控制量,并将结果通过USB接口发送给单片机,单片机最终通过控温电路对金属炼炉炉温恒温控制,实现整个测控过程。图3为金属炼炉模块结构图,其标示为炉体31、氧枪32、加热电极33、对流筒34、搅拌风扇35、燃烧机系统36,炉体由上罩、炉中段和下筒体组成,加热电极由上电极、下电极和上下电极引出杆组成,燃烧机系统由烧嘴、风机、管道系统和排烟管组成。
当使用的时候,炉体31中的加热电极33对燃烧机系统36里面的金属冶炼材料高温加热,氧枪32为炉体31送入充足的氧气,搅拌风扇35不断的搅拌金属冶炼材料,对流筒34利于气流传热,热电偶采集金属炼炉模块内部炉温信号,通过转换器得到数字信号,单片机对数字信号阈值处理,通过USB接口将阈值处理后的数字信号送给运算机,运算机对数字信号加以运算,得出对应的控制量,并将结果通过USB接口发送给单片机,单片机最终通过控温电路对金属炼炉炉温恒温控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郭江;邵明省,未经郭江;邵明省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8325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组合式滚齿工装
- 下一篇:输送管90°耐酸转接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