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童车靠背倾角调整机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283143.4 | 申请日: | 2012-06-1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0366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30 |
| 发明(设计)人: | 张振泰;彭年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市隆成日用制品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2B9/12 | 分类号: | B62B9/12 |
| 代理公司: | 广州致信伟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53 | 代理人: | 伍嘉陵 |
| 地址: | 528414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童车 靠背 倾角 调整 机构 | ||
1.一种童车靠背倾角调整机构,装置于一童车骨架的一对手把管与童车骨架的一靠背部之间,其包括:
一 导引组件,设于靠背部的背面;
一 调整座,装设于导引组件上可沿导引组件来回移动与定位;
一 对挠性悬吊组件,分别以上端连接手把管,以下端连接调整座;藉由使调整座沿该导
引组件的移动及固定,以改变该挠性悬吊组件于悬吊该靠背部的长度,使该靠背部的倾
角得以随该调整座的移动与定位而加以不分段地任意调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童车靠背倾角调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靠背部至少包括一靠背支杆及一座面布套,所述座面布套套接于靠背支杆,所述靠背支杆枢接于童车骨架的座位部后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童车靠背倾角调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座面布套还包括一对侧翼,并以该侧翼和该对手把管连接,以围住该靠背部的两侧并用以限制该靠背部可往后枢转的最大角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童车靠背倾角调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靠背部的两侧分别设一导向环,该对挠性悬吊组件分别从中穿过而各自以上端连接手把管,以下端连接调整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童车靠背倾角调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挠性悬吊组件为一织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童车靠背倾角调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引组件为一织带。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童车靠背倾角调整机构,其特征在于,其中当该调整座朝该导引组件的上端移动时,使该挠性悬吊组件沿该导向环转折滑动,藉以拉动该靠背部往上枢转而改变倾角。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童车靠背倾角调整机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调整座朝该导引组件的下端移动时,使该挠性悬吊组件沿该导向环转折滑动,藉以容许该靠背部往下枢转而改变倾角。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童车靠背倾角调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座包括:
一座体,以一部分可滑动与定位地与导引组件连接,以另一部分与挠性悬吊组件的一端连接;
一枢接于该座体上用以可释放地压掣该导引组件,使该座体沿该导引组件移动时得以定
位的压掣块;及
一弹性组件,设于座体与压掣块之间,提供该压掣块保持压掣于该导引组件的力量。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童车靠背倾角调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掣块设有:
一压掣面,含有一凹凸表面与导引组件接触,用以增加压掣时与该导引组件之间的滑动
阻力;
一扳动部,位于压掣块外露的一端,藉由压按枢转而使该压掣面离开该导引组件,使该
调整座恢复可沿该导引组件移动的状态。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童车靠背倾角调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组件为一扭力弹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市隆成日用制品有限公司,未经中山市隆成日用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83143.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