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数字化煤场汽运煤车辆卸载点管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82464.2 | 申请日: | 2012-06-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32389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26 |
发明(设计)人: | 郝敬亚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冶联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7C9/00 | 分类号: | G07C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00 北京市大兴区北京经济***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数字化 煤场 煤车 卸载 管理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电技术领域,特别是指数字化煤场汽运煤车辆卸载点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煤炭一直是我国火力发电厂的主要燃料来源,煤炭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电厂锅炉的安全运行,关系到电厂的经济效益。尤其是在能源价格逐年攀升的大背景下,火力发电厂的燃料成本已经占据到总成本的70%以上,有些地域燃料成本已经占据到总成本的80%。煤炭管理涉及到燃料订货、采购、接卸、验收及车辆管理、费用结算、配煤燃烧、煤场管理、统计等一系列工作,煤场管理是关系到入炉煤质稳定,锅炉安全运行的重要环节。
然而当前煤场煤种多、煤堆摆放混乱、自燃损耗大、管理低效。目前汽运燃煤电厂,煤场管理仍旧停留在粗放式管理状态,缺乏必要的信息化辅助手段。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煤场管理混乱的缺陷和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更为合理的数字化煤场汽运煤车辆卸载点管理系统。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数字化煤场汽运煤车辆卸载点管理系统,设置于煤场预先划定的每一卸载区的入口处,包括:用于读取车辆的煤车智能管理模块的射频电子标签中存储的信息的读取单元,用于接收读取单元的数据并判断是否允许车辆进入的入场控制单元,用于读取车辆的煤车智能管理模块的ZigBee通讯单元以确定车辆的煤车智能管理模块是否处于工作状态的参照节点单元,用于提示用户的提示单元;其中所述读取单元、参照节点单元、提示单元分别电连接所述入场控制单元。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还包括中心控制模块,所述中心控制模块连接所述入场控制单元以与所述入场控制单元进行数据交互。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中心控制模块还用于对接收到的每一卸煤区的数据进行统计,并根据所述统计结果更新煤场数据地图。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提示单元包括:
用于控制所述运煤车辆进入的道闸机、用于提示运煤车辆是否允许进入的红绿灯、用于显示信息的显示屏、用于进行语音提示的语音提示系统。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读取单元为射频读取器。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可以自动引导运煤车到达指定的卸煤场,并自动完成引导和数据上传,以实现自动化控制。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数字化煤场汽运煤车辆卸载点管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数字化煤场汽运煤车辆卸载点管理系统,设置于煤场预先划定的每一卸载区的入口处,包括:用于读取车辆的煤车智能管理模块的射频电子标签中存储的信息的读取单元,用于接收读取单元的数据并判断是否允许车辆进入的入场控制单元,用于读取车辆的煤车智能管理模块的ZigBee通讯单元以确定车辆的煤车智能管理模块是否处于工作状态的参照节点单元,用于提示用户的提示单元;其中所述读取单元、参照节点单元、提示单元分别电连接所述入场控制单元。还包括中心控制模块,所述中心控制模块连接所述入场控制单元以与所述入场控制单元进行数据交互。其中,所述中心控制模块包括:用于对接收到的每一卸煤区的数据进行统计,并根据所述统计结果更新煤场数据地图。
其中,所述提示单元包括:用于控制所述运煤车辆进入的道闸机、用于提示运煤车辆是否允许进入的红绿灯、用于显示信息的显示屏、用于进行语音提示的语音提示系统。
其中,所述读取单元为射频读取器。
本实用新型的系统的工作流程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冶联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冶联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8246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