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重飘移板的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282232.7 | 申请日: | 2012-06-1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246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13 |
| 发明(设计)人: | 郭瀚笙 | 申请(专利权)人: | 郭瀚笙 |
| 主分类号: | A63C17/02 | 分类号: | A63C17/02;A63C17/22 |
| 代理公司: | 长春市吉利专利事务所 22206 | 代理人: | 张绍严;王大珠 |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双重 飘移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为提供一种双重飘移板,尤指一种内外轮协调、操作灵活及提高滚轮组与地面适应性的双重飘移板的结构。
背景技术
多年来,轮式溜冰鞋已被许多人用于消遣、娱乐、运动与交通。已存在不可胜数的基本轮式溜冰鞋的变体,如直排溜冰鞋(inline skate)、与网球鞋一体的溜冰鞋等。亦已存在许多组态为缚于及穿于街鞋外的溜冰鞋设计。
然而,上述所提及的直排溜冰鞋已广泛被大众所熟悉,且其使用时操作者必须脱去鞋子,并直接穿戴直排溜冰鞋,倘若技术较不成熟的操作者遇到地面落差或危险路面时,都需要再穿脱鞋子相当不便。
在国外已有业者开发出机动性良好的飘移板,而飘移板最先由美国的极限运动者Ryan Farrelly 2004年发明,最初灵感来自高山滑雪,于是飘移板变成了路上的滑雪运动。然而,上述提及的飘移板大多是利用特定尺寸的宽轮规格搭配板体作为飘移板的结构,但由于宽轮为特殊宽度设计,因此具有接触面积大、摩擦力大、转动及摆动吃力的缺点,进而在转弯时内外轮差增加轮子与体力的消耗。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重飘移板的结构,不同于直排轮,不需穿戴即可使用,具有自在、便利、灵活、动作变化多、省力及内外轮协调的优点。
为达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包括有至少一板体、至少一结合于该板体一面处的支撑架组及至少四个枢设于该支撑架组的滚轮组。
呈上所述,其中该板体于背离该支撑架组一面处设有一供操作者踩踏的承载部,并该些滚轮组通过至少一杆体枢设于该支撑架组上,且该杆体与该些滚轮组之间枢设有数个用以分散滚轮组作用力的轴承,又该些滚轮组上分别设有一摩擦面,另该些滚轮组由复数个滚轮所枢设而成。
藉由上述的结构组成,通过四个呈窄轮形态的滚轮组的设计,欲当操作者踩踏于承载部上进行转弯或摆动操作时,板体得以自然倾斜使滚轮组单侧接触地面,不论另一侧轮子是否接触地面,都能得以大幅减少摩擦力,因为通过两个窄轮并且取代一个宽轮的设计,能让滚轮组自由旋转而不互相影响,达到内外轮协调、操作灵活、省力及提高滚轮组与地面适应性的实用进步性。
本实用新型具体包括:
至少一板体;
至少一支撑架组,结合于该板体一面处;
至少四滚轮组,分别枢设于该支撑架组上。
其中该板体于背离该支撑架组一面处设有一供操作者踩踏的承载部;
其中该些滚轮组通过至少一杆体枢设于该支撑架组上;
其中该杆体与该些滚轮组之间枢设有数个用以分散滚轮组作用力的轴承;
其中该些滚轮组上分别设有一摩擦面;
其中该些滚轮组由复数个滚轮所枢设而成。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改善直排轮需要穿戴的问题,达到不需穿戴即可使用,具有自在、便利、灵活、动作变化多、省力及内外轮协调的实用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实施示意图一。
图4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实施示意图二。
图5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实施示意图三。
具体实施方式
如附图1及附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及分解图,由图中可清楚看出本实用新型双重飘移板的结构包括:
至少一板体10,该板体10于背离下述支撑架组11一面处设有一供操作者踩踏的承载部100;
至少一支撑架组11,结合于该板体10一面处;
至少四滚轮组12,分别枢设于该支撑架组11上,该些滚轮组12通过至少一杆体13枢设于该支撑架组11上,该杆体13与该些滚轮组12之间枢设有数个用以分散滚轮组12作用力的轴承14,且各该轴承14一侧处设有相对应的垫片15,该些滚轮组12上分别设有一摩擦面,又该些滚轮组12由复数个滚轮所枢设而成。
如附图2至附图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分解图~实施示意图三,由图中可清楚看出,滚轮组12由数个滚轮、杆体13、轴承14及垫片15枢设于该支撑架组11上,经由两个滚轮宽度面积总和小于板体10的设计(窄轮形态),使得各滚轮组12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减至最小,欲当操作者左右双脚分别踩踏于板体10上的承载部100,并予以进行转弯或摆动操作时,板体10得以自然倾斜使滚轮组12单侧接触地面,不论另一侧轮子是否接触地面,藉此得以大幅减少摩擦力,同时能让滚轮组12自由旋转而不互相影响,达到内外轮协调、操作灵活、省力及提高滚轮组12与地面适应性的实用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郭瀚笙,未经郭瀚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8223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