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螺旋式熔断器保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81498.X | 申请日: | 2012-06-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5104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2 |
发明(设计)人: | 杨元韬;车江嵘;王金跃;刘惺惺;杨玉锐;倪大伟;何峰;李勇;吴迪;葛俊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平湖市供电局 |
主分类号: | H01H85/25 | 分类号: | H01H85/25 |
代理公司: | 杭州华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7 | 代理人: | 胡根良 |
地址: | 314200 浙江省嘉兴***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螺旋式 熔断器 保护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螺旋式熔断器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螺旋式熔断器用于电器设备的过载及短路保护,由瓷帽、熔断管、保护圈及底座四部分组成。熔断管内装有熔丝和石英砂,管的上盖有指示器,指示熔丝是否熔断。
目前在停电装接电能表时,当拔掉螺旋式熔断器后,螺旋式上桩头仍是带电的,且是一个裸露的带电部位底座上面的金属部分也是带电的,一不小心碰到就有可能造成触电的危险,所以很不安全,而且螺旋式熔断器的开口直径较大,在换电能表时螺丝、螺帽也很容易掉到螺旋式熔断器底座内,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螺旋式熔断器保护装置,能够有效解决现有螺旋式熔断器底座在换电能表时裸露在外容易触电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螺旋式熔断器保护装置,包括与螺旋式熔断器底座相适配的保护盖,所述保护盖上设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上设有将保护盖与螺旋式熔断器底座相对固定的固定装置。
优选的,所述固定装置包括在连接部前端开设的与螺旋式熔断器底座连接导线相适配的卡槽;增大保护装置与螺旋式熔断器的接触面,使得保护装置在使用时不易脱落。
优选的,所述连接部的顶端还开有与卡槽相交的横槽,所述横槽内设有横杆,所述横杆的一端转接在横槽内,所述横杆与卡槽底部的距离大于螺旋式熔断器底座连接导线的直径;增加横杆与横槽的配合,进一步降低使用时保护装置与螺旋式熔断器底座脱离的风险。
优选的,所述横杆的一端通过转轴转接在横槽内;制造简单方便,降低加工难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本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利用保护盖将螺旋式熔断器底座罩住,操作工人就不会接触到底座上裸露的金属部分,也就避免了触电的危险,同时固定装置将保护盖很好的固定住,防止保护盖意外脱落,而且保护盖还可以防止工人在更换电能表时螺丝落入螺旋式熔断器底座内,避免造成危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螺旋式熔断器保护装置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螺旋式熔断器保护装置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图1、图2为本实用新型螺旋式熔断器保护装置的实施例,螺旋式熔断器保护装置,包括与螺旋式熔断器底座相适配的保护盖1,所述保护盖1上设有连接部2,所述连接部2上设有将保护盖1与螺旋式熔断器底座相对固定的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包括在连接部2前端开设的与螺旋式熔断器底座连接导线相适配的卡槽3,所述连接部2的顶端还开有与卡槽3相交的横槽4,所述横槽4内设有横杆5,所述横杆5的一端转接在横槽4内,所述横杆5与卡槽3底部的距离大于螺旋式熔断器底座连接导线的直径,所述横杆5的一端通过转轴6转接在横槽4内。
将保护盖1盖在螺旋式熔断器底座上,与螺旋式熔断器底座连接的导线卡在卡槽3内,再通过横杆5扣在横槽4内,能有效防止保护盖1与螺旋式熔断器底座分开,从而保护工人在更换电表时的安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并不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领域内,所作的变化或修饰皆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之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平湖市供电局,未经平湖市供电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8149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双CPU的电能量数据采集装置
- 下一篇:电力设备无线数字监测传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