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气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81269.8 | 申请日: | 2012-06-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5874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27 |
发明(设计)人: | 陈景 | 申请(专利权)人: | 施耐德东芝换流器欧洲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G2/06 | 分类号: | H01G2/06;H01R4/48;H05K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王冉 |
地址: | 法国厄尔*** | 国省代码: | 法国;F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气设备 | ||
1.一种电气设备(100),该电气设备包括电路板(160)和安装在电路板上的电容器(130),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容器(130)可拆卸地安装在该电路板(160)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气设备(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气设备还包括壳体(120),所述壳体在与电容器相对应的位置处形成有开口(150)以及可打开和封闭该开口的舱盖(152)。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气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容器的两个引脚(131:131a、131b)设置在电容器中的与电路板相对的底面上,而在电路板(160)上设置有分别与所述电容器的端子可拆卸连接的两个连接端子(161)。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气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容器的引脚(131)为从电容器的底面伸出的连接片的形式,而所述电路板上的连接端子(161)为弹性夹紧端子的形式。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气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容器的其中一个引脚(131b)为从电容器的底面伸出的圆筒状端子,该圆筒状端子的内周或外周带有螺纹,而另一引脚(131a)为从电容器的底面所述圆筒状端子的内部的位置处伸出的柱状端子;且
所述电路板上的连接端子(161)中的一个为圆筒状,并且在外周或内周具有能够与所述电容器的圆筒状端子相啮合的螺纹,所述电路板上的连接端子中的另一个设置在所述电路板上、所述圆筒状连接端子的内部与所述电容器的柱状端子相对应的位置处。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气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160)上的连接端子中的另一个为设置在电路板上的布线或者设置在电路板上的弹性片。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气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电路板上还设置有套筒(162),该套筒的内周形状与电容器的主体的外周形状基本上相同,以引导电容器安装到电路板上。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气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电路板上还设置有套筒(162),该套筒的内周形状与电容器的主体的外周形状基本上相 同,以引导电容器安装到电路板上。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气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162)上设置有台阶部,以确定电容器的插入位置。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气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162)上设置有台阶部,以确定电容器的插入位置。
11.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气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气设备包括转接元件,该转接元件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电路板上,而所述电容器安装在该转接元件上。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气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元件具有设置在转接元件的与电路板相对的底面上的两个引脚,所述转接元件的两个引脚一方面分别与其上所安装的电容器的两个引脚相连接,另一方面分别与电路板上设置的两个连接端子可拆卸地相连接,以将电容器与电路板电连接。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气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元件的引脚为从电容器的底面伸出的连接片的形式,而所述电路板上的连接端子为弹性夹紧端子的形式。
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气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元件的其中一个引脚为从转接元件的所述底面伸出的圆筒状端子,该圆筒状端子的内周或外周带有螺纹,而另一引脚为从转接元件的底面所述圆筒状端子内部的位置处伸出的柱状端子;并且
所述电路板上的连接端子中的一个为圆筒状,并且在外周或内周具有能够与所述电容器的圆筒状端子相啮合的螺纹,并且所述电路板上的连接端子中的另一个设置在所述电路板上、所述圆周状连接端子的内部与所述转接元件的柱状端子相对应的位置处。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电气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的连接端子中的另一个为设置在电路板上的布线或者设置在电路板上的弹性片。
16.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气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电路板上还设置有套筒(162),该套筒的内周形状与转接元件的主体的外周形状基本上相同,以引导所述转接元件安装到电路板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施耐德东芝换流器欧洲公司,未经施耐德东芝换流器欧洲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81269.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