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串接式晶闸管的阳极管座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80951.5 | 申请日: | 2012-06-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211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06 |
发明(设计)人: | 马纲;朱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天杨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23/48 | 分类号: | H01L23/48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大为专利商标事务所 32104 | 代理人: | 曹祖良 |
地址: | 214021 江苏省无锡***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串接式 晶闸管 阳极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阳极管座,尤其是一种用于串接式晶闸管的阳极管座,具体地说是一种可替代三组串接式晶闸管管座的阳极管座,属于电力电子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电力电子设备向高压、大电流、高功率方向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场合需用到数只晶闸管串联连接作为一个臂。串联晶闸管工作时,各器件的均压是最主要的问题。如果将串联器件的一个工作周期分成五个阶段,可包括正向阻断、开通、通态、反向恢复及反向阻断阶段。在正向及反向阻断阶段,串联器件的电压分配主要由其阻断伏安特性决定,即特性硬、相同漏电流下阻断电压高的器件将承受较高的电压。在开通阶段,器件由断态向通态过渡,如果器件开通的时间不一致,则后开通的器件在短时间内将承受过电压。在反向恢复阶段,器件由通态向反向阻断状态过渡,主电流反向抽取一定量的反向恢复电荷Qrr后,器件恢复反向阻断能力。如果串联器件的反向恢复特性不一致,则先恢复的器件将承受过电压。根据上述分析,串联晶闸管主要需要解决正反向阻断、开通及恢复三种状态下的电压分配问题,即器件的均压问题。
为解决串联晶闸管工作中的均压问题,为保证器件在阻断状态下的电压均衡,可给每只串联器件并联一只均压电阻Rp,采用并联阻容吸收电路进行动态均压。同时,由于器件的阻断、开通、恢复等特性均随芯片的温度变化而变化,因此保证串联器件在工作过程中的任一状态及时刻都具有同步的温度变化,是保证器件可靠均压的基础。在有可能的场合,可考虑让串联器件共用同一散热体。另外,串接晶闸管在组装、器件整体体积、元器件整体可靠性等诸多方面亦存在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串接式晶闸管的阳极管座,其结构简单紧凑,减少体积,压装方便,提高串接式晶闸管的使用效果,安全可靠。
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用于串接式晶闸管的阳极管座,包括阳极电极;所述阳极电极的外缘同心封接有阳极连接环,所述阳极连接环上设有同心封接的瓷环,所述瓷环的端部设有同心封接的阳极法兰,瓷环上设有若干用于触发的门极引出管,所述门极引出管均匀封接于瓷环的外壁上,且门极引出管的一端穿过瓷环后伸入瓷环内;阳极电极的上方还设有若干用于将晶闸管阴极引出的阴极引出体,所述阴极引出体的数量与门极引出管的数量一致;所述阴极引出体包括位于阳极法兰上的阴极引出耳片及位于瓷环上的若干阴极引出端组件,所述阴极引出端组件封接于瓷环的外壁上,且阴极引出端组件的一端穿过瓷环后伸入瓷环内。
所述门极引出管包括第一门极引出管体、第二门极引出管体及第三门极引出管体,第一门极引出管体、第二门极引出管体及第三门极引出管体间隔120°分布于瓷环上。
所述阴极引出端组件包括第一阴极引出端及第二阴极引出端,所述阴极引出耳片、第一阴极引出端及第二阴极引出端间隔120°分布。
所述第一阴极引出端及第二阴极引出端均包括阴极引出管体及位于所述阴极引出管体上的引出管定位套。
所述第一阴极引出端及第二阴极引出端均通过银焊封接于瓷环上。
所述瓷环采用95%的氧化铝陶瓷。
所述瓷环上设置三个门极引出管。
所述瓷环上设有若干凸环。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瓷环与阳极电极同心分布,瓷环上设置若干门极引出管,阳极电极的上方设置数量与门极引出管一致的阴极引出体,通过门极引出管、阴极引出体能够将安装于阳极电极端部的晶闸管芯片向外引出;多个晶闸管芯片共同利用一个阳极电极与阴极电极,能够避免单个晶闸管串联时的均压问题,减小了组件体积;压装方便,减少了散热器数量和工作强度;减少了测试工作量;减少了元件的接触阻抗,有利于电性能提高;使用时便于安装,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图2中的A向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阳极法兰1、瓷环2、阳极连接环3、阳极电极4、第一门极引出管体5、第一阴极引出端6、第二阴极引出端7、第二门极引出管体8、第三门极引出管体9、阴极引出管10、引出管定位套11及凸环12与阴极引出耳片1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天杨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天杨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8095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脚踏式滑板车
- 下一篇:熔化极气体保护焊焊枪清枪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