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叶片的电涡流缓速器转子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80941.1 | 申请日: | 2012-06-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342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26 |
发明(设计)人: | 方国平;杨正茂 | 申请(专利权)人: | 万向钱潮传动轴有限公司;万向集团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49/04 | 分类号: | H02K49/04;H02K1/22;H02K1/32 |
代理公司: | 杭州九洲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1 | 代理人: | 陈继亮 |
地址: | 311215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叶片 涡流 缓速器 转子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用电涡流缓速器,尤其是一种多叶片的电涡流缓速器转子结构。
背景技术
汽车用电涡流缓速器,通常设计为定子磁场在两侧转子上产生电涡流制动效果,涡电流在转子上转换成热量,定子温度直接影响涡电流效果(示例,一个典型的产品其在900RPM下的散热能力为80Kw,提供的长期制动扭矩为840NM)。所以缓速器运行时转子的散热能力是保证其持续制动力大小的关键,为了提高其持续制动力,增加转子散热面积是有效的方法之一。
现有电涡流缓速器转子为整体铸造结构,为了保证其结构强度和散热效率,产品分两层结构,厚的一层作为涡流主制动的工作层,薄的一层作为连接辅助结构层,两层中间有较多的一定形状的散热片。这些散热片在上下两层间构成许多孔洞,形成空气流道,同时为了在散热能力和空气动力损耗之间达成平衡,其形状是有一定的要求的,需要有一定的深度。在现有的具有经济效益的铸造工艺下,孔的大小和深度受到了一定的限制,由此散热片的数量受到限制,导致转子的总体的散热效果受到了限制。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重量轻,散热能力好的多叶片的电涡流缓速器转子结构。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这种多叶片的电涡流缓速器转子结构,包括转子和薄盖板,转子上设有若干主结构筋和散热片,转子和薄盖板采用焊接工艺连接,其焊接部位在主结构筋上或部分或全部的散热片上。
作为优选,所述散热片有300-600条。
作为优选,所述薄盖板厚度在1-3mm。
作为优选,薄盖板为非平面,其外侧设有弧形进风口。
本实用新型有益的效果是:通过采用分离式结构,降低了孔深比例,可以使用现有的简单铸造工艺,铸造出结构复杂的转子;通过增加散热片数量,增加了散热表面积,提高了产品的持久制动力;同时由于铸造要求的改善,可以将散热片的厚度减薄,产品的重量得以减轻,采用本结构设计制造的转子,其重量可以减轻20%以上,散热能力可以提高20%以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转子1,主结构筋11,散热片12,薄盖板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如图1、2,通过将转子的整体铸造结构件更改为分离式结构件,将结构分为带散热片12的转子1及冲压薄盖板2两部分。同时将转子散热片12做薄、加密。转子1与薄盖板2分别加工,采用焊接工艺将两者连接,焊接部位可以在转子1的主结构筋11上或部分或全部的散热片12上,最终形成整体的转子结构。
转子1的散热片12,改进后可按空间增加到300-600条;冲压薄盖板2厚度在1-3mm,相比旧结构的连接辅助结构层也得到减轻。
采用分离式结构后,冲压薄盖片2可以容易的制作成一非平面,如采用和离心风机的弧形进风口,可以进一步提高气流的引导效率。
除上述实施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有其他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万向钱潮传动轴有限公司;万向集团公司,未经万向钱潮传动轴有限公司;万向集团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8094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变频器外壳体
- 下一篇:一种具有主动超频调速功能的电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