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拉丝机排线机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280927.1 | 申请日: | 2012-06-1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389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2 |
| 发明(设计)人: | 顾康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平盛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1C47/04 | 分类号: | B21C47/04;B21C47/28;B21C1/02 |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大为专利商标事务所 32104 | 代理人: | 殷红梅 |
| 地址: | 214144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拉丝 排线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金属制品生产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拉丝机排线机构。
背景技术
随着金属制品行业的发展,高速、高效、低成本、工艺适应性强已经成为生产企业的追求目标。拉丝机是一种在机械制造、五金加工、石油化工、电线电缆等行业中广泛应用的机械设备,其用于将线材或棒材进行拉拔处理,使线材或棒材的直径、圆度、内部金相结构、表面光洁度和矫直度都达到标准件等金属制品生产需要的原料处理要求。因此拉丝机对线材或棒材的预处理质量直接关系到标准件、等金属制品生产企业的产品质量。
排线机构是拉丝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用于将加工好的金属丝线旋绕在工字轮上。为了使金属丝线能够均匀旋绕,排线机构上排线导轮的往复运动周期应该与层绕来回周期严格吻合,而现有排线机构的结构不合理,排线的均匀度不够高,因而实用性较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拉丝机排线机构,其结构简单合理,运动灵活,排线均匀度高,能够确保钢丝产品的质量稳定。
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拉丝机排线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前立柱、排线座、滚珠丝杆、带法兰直线轴承、后立柱、下支承组件、上支承组件、上板、减速电机、排线导轮、导轮支架、小轴和下板,所述底板与上板之间通过两根前立柱和两根后立柱连接,所述滚珠丝杆下端通过下支承组件支承安装在下板上,下板固定在底板上,滚珠丝杆上端通过上支承组件支承安装在上板上;所述减速电机安装在底板上,减速电机的输出轴与滚珠丝杆联接,减速电机驱动滚珠丝杆转动,所述排线座固定在滚珠丝杆上的丝母座上,所述排线座上安装有带法兰直线轴承,所述带法兰直线轴承分别与所述前立柱、后立柱形成直线滑动配合;所述排线导轮通过轴承安装在小轴上,小轴安装在导轮支架上,导轮支架固定安装在排线座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上支承组件包括上轴承座、旋转唇形油封、深沟球轴承、轴用弹性挡圈、第一孔用弹性挡圈、封板和第二孔用弹性挡圈,所述上轴承座固定安装在上板上,滚珠丝杆上端通过深沟球轴承支承安装在上轴承座内,所述深沟球轴承内圈的一侧通过滚珠丝杆上的台阶限位,深沟球轴承内圈的另一侧通过卡装在滚珠丝杆上的轴用弹性挡圈限位,所述深沟球轴承外圈的一侧通过上轴承座上的台阶限位,深沟球轴承外圈的另一侧通过卡装在上轴承座上的第一孔用弹性挡圈限位,所述旋转唇形油封设置在上轴承座与滚珠丝杆之间,旋转唇形油封安装在上轴承座一端内,所述封板装在上轴承座另一端内并通过第二孔用弹性挡圈限位;所述下支承组件包括深沟球轴承和下轴承座,所述下轴承座固定安装在下板上,滚珠丝杆下端通过深沟球轴承支承安装在下轴承座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底板与上板之间安装有限位滑杆,在限位滑杆上安装有两个用于限制排线座移动极限位置的限位器,所述限位器能够在限位滑杆上移动调节。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排线机构上设置有排线座平衡机构,所述排线座平衡机构包括平衡导轮和平衡块,所述平衡导轮通过轴及轴承安装在平衡导轮支架上,平衡导轮支架固定在上板上;所述平衡块安装在后立柱上并可自由移动,所述平衡块上的吊环螺钉与一根拉绳的一端连接,所述拉绳的另一端绕过平衡导轮后与排线座上的一个吊环螺钉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减速电机的输出轴上通过键连接有连接头,所述连接头通过键与滚珠丝杆相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排线机构上设置有防护罩壳和前面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排线机构的拐角处设置有护角。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合理,运动灵活,排线均匀度高,能够确保钢丝产品的质量稳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左视图。
图4为图1中的A-A向剖视图。
图5为图2中的B部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平盛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平盛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8092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广告传媒在信息终端的传播方法
- 下一篇:一种足浴盆用足底自动按摩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