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饮用水微生物控制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280424.4 | 申请日: | 2012-06-1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857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13 |
| 发明(设计)人: | 李胜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唯达水处理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2F1/50 | 分类号: | C02F1/5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15021 江苏省苏州市工***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饮用水 微生物 控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专利涉及一种饮用水微生物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饮用水处理的一个主要目的是降低微生物,灭活或去除所有致病菌,达到可接受的水平。按我国建设。按我国自来水的水质标准《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中规定,自来水中的细菌总数检出量需不能大于100CFU/mL,总大肠菌群不能大于2个/L水。按我建设部颁发的可直接饮用水的水质标准《饮用净水水质标准》中规定,饮用水中的细菌总数检出量需不能大于50CFU/mL,总大肠菌群不能检出。
自来水在输送到用户终端使用的过程中,因自来水中存留较高的有机物,在输配管网中形成生物膜,消耗水中余氯,引发微生物滋长;另通过输配水管网中水池的二次供水,常使水暴露于空气或密封不严,导致水箱中细菌等微生物大量繁殖,污染水质。自来水因以上二次污染,带来的水质超标,特别是微生物超标现象,是目前自来水供水水质不达标的主要原因之一。
另一方面,家庭净水器和饮用水处理机的使用率在上升,这些设备的微生物控制基本采用膜过滤和杀菌材料灭菌这两种方式。有阻挡细菌的通过能力的膜,孔径<0.2um,使用不长的时间后极易堵塞,并且引发细菌大量吸附于表面繁殖;微生物超标导致出水水质不合格或有异味,是目前净水器产品使用时间短,维护成本高,出水水质不稳定,引发客户的不信任现象,带来行业发展瓶颈的主要原因之一。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专利的目的是生产一种高性能的载银活性炭复合杀菌材料。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发现银离子和活性炭组成的复合材料的新的技术控制要点,筛选确定与能与银离子复合发挥最好功效的活性炭的类别;根据使用环境的要求,配置出能有效的确定可达到长期稳定的杀菌和抑菌效果的银离子含量;在生产过程中采用新工艺,将银离子变成银氨络合物,得到活性炭与银氨络合物牢固结合的效果,去除银离子溶到水中造成重金属超标的负面效应;并在生产过程中增加PH值调整的工艺,保证载银炭和水接触后,出水的PH值在弱碱性范围,不产生二次污染。
实用新型人进行了一系列试验确定,采用50-70目的活性炭作为本实用新型材料的银离子的载体,采用3%浓度的银离子量,这样单位重量的载银复合炭针对自来水二次污染的杀菌能力效果稳定,经测定出水微生物指标稳定的达到直接饮水的水质要求,且成本经济。
饮用水微生物控制装置内设置有活性炭层和浸滞络合层,所述活性炭层包括有氧化亚银离子层。
所述活性炭层的活性炭的大小为50-70目。
实用新型人针对载银活性炭在水处理中银的脱落问题,采用[Ag(NH3)2]+ 络合物的方式,使其转变为活性炭可以吸附的物质。然后再经高温煅烧使之产生氧化亚银,使银充分地浸入炭体,提高银离子的杀菌能力,并实现银和炭的共价键结合,使载银活性炭由传统的物理结合变为化学结合,银离子不会从炭中脱落出来,有效的解决了载银活性炭在水处理中银的脱落问题,并且产生的氧化亚银提高了载银炭的杀菌效果。
本实用新型生产的载银活性炭材料,可安装在自来水的终端使用点处或净水器的处理系统后,作为终端处理工艺的匹配装置,本产品的优点和技术效果是:
(1) 含有细菌的源水通过本产品之后,可使细菌总数减少90%,大肠菌群不能检出;
(2) 本产品同时消除一些传统工艺可能形成的重金属超标现象,无负作用;
(3) 本产品可大幅度降银离子的使用量,降低生产成本;
(4) 本产品能有效长期控制活性炭中的细菌滋长,没有二次污染现象发生。
(5) 本产品功效维持时间长,可使用一年的时间不失效。
(6) 本产品使用结构简单,效果稳定,不产生运行费用。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饮用水微生物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饮用水微生物控制装置,饮用水微生物控制装置4内设置有活性炭层1和浸滞络合层2,所述活性炭层1包括有氧化亚银离子层3。
所述活性炭层1的活性炭的大小为50目。
所述氧化亚银离子层3的银离子量的浓度为3%。
采用上述方法制成外径载银活性炭,通入进水含菌量在300CFU/mL的水3m3,每1天每放0.3m3出水检测出水水质,10天连续检测出水含菌量全部小于20CFU/mL。出水中检测银离子含量,远远小于饮用净水水质标准中规定的银离子浓度限值0.05PPM,杀菌抑菌效果显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唯达水处理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唯达水处理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8042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气提式芬顿氧化塔
- 下一篇:一种基于活性碳吸附工艺的脉冲式澄清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