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长输热管网隔热保温套管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80323.7 | 申请日: | 2012-06-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3333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13 |
发明(设计)人: | 王国兴;薛瑞方;金瑞祖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苏夏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59/08 | 分类号: | F16L59/08;F16L57/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地址: | 210036 江苏省南京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长输热 管网 隔热 保温 套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应用于长输热网的蒸汽管道的保温,属于热电联产领域。
背景技术
以往是每个用汽单位自已烧小锅炉产生蒸汽供热,小锅炉的供热方式能源利用率低、粉尘大,易产生硫氧化物污染环境。热电联产采用输热网集中供热,长距离输送蒸汽,代替效率低、环保差的小锅炉,既减少了粉尘、硫氧化物造成的环境污染,又节约了能源,并提高了能源的品位。
但集中供热的输热管网一般都较为复杂,管道也更长,对于长输热管网来说,热量在输送管路上的散失无法避免,为了减少蒸汽管道上热量的散失,传统的方法是采用多孔绝热材料,如硅酸铝棉、微孔硅酸钙、岩棉、玻璃棉等来保温,但往往需要很厚的保温层,才能达到目的。众所周知,绝热技术与绝热材料的发展是建立在传热学基础上的,传热包括传导、对流、辐射和相变传热四种方式。近200年来,人们对以多孔绝热材料为基础的传导、对流传热及相应的绝热技术研究比较充分,而对用反射绝热材料减少辐射热散失的绝热技术的研究直至近十多年才趋成熟,并在实际中应用。许多实践证明,用多孔绝热材料无法解决保温结构辐射绝热问题(辐射热损失占保温结构总热损失的65%左右),应用热辐射反射绝热材料,都轻而易举的解决了,这显示出它的优异绝热性能和良好的经济效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利用热辐射反射材料降低蒸汽输送管道保温层的厚度,并提高保温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长输热管网隔热保温套管,套在输热芯管外侧,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套管的保温结构包括一层或由内向外依次设置的多层反射层。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包括:
所述反射层是在反射材料层上通过用胶水与玻璃纤维布粘结而成的复合层。优选所述胶水为耐高温胶;
作为优选,所述反射材料为铝材料,优选铝箔;
作为优选,所述铝箔的纯度不低于99.6%;
作为优选,所述反射材料层的厚度不小于15μm;
所述反射材料层表面光滑;
套管外侧设有外防护层。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结构简单,易于实施施工,并且大大降低了长输热管网在途中的热量散失,尤其是通过辐射散失的热量,提高了能源供给的效率,节能环保。
附图说明
图1是平行平壁间空气夹层的传热;
图2是放置两层反射层后平行平壁间空气夹层的传热;
图3是放置四层反射层后平行平壁间空气夹层的传热;
图4是本实用新型反射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阐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技术目的,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介绍。
如图1至图3所示,图1是平行平壁间空气夹层的传热,其中传导传热占7%,对流传热占28%,辐射传热占65%,通过空气夹层传热为100%;图2是平行平壁间靠近壁面分别放置一层反射层1后,其传导传热仍占7%,对流传热仍占28%,辐射传热则减少到7%,通过空气夹层的总传热减小到42%;图3是在图2两层反射层1之间再平行等距离地放置两层同样的反射层,即在平行平壁间放置4层反射层1后,传导和对流传热各占7.2%,辐射传热则只占2.2%,通过空气夹层的总传热减小到16.6%。
由示意图可见,在平行平壁间放置4层反射层后的综合性传热,除热传导传热增加0.2%以外,对流传热约减少到原来的1/4,辐射传热约减少到原来的1/30,综合性传热减少到原来的1/6。实验资料表明,因为在空气间层中设置的反射层的隔热性能是采取反热流通过的方法,即大部分辐射热被反射回热源,仅有少部分被吸收和透过。这种方式取决于反射材料的表面状况,与材料的厚度基本无关,而一般保温材料的绝热作用是采取蓄热或阻尼方式,依靠增加材料的厚度(导热系数一定时)来达到保温隔热的目的。因此与现有隔热材料相比,反射材料构成的保温结构的厚度可以大幅度的降低。
如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长输热管网隔热保温套管6,设置在输热芯管5外侧,所述保温套管6的保温结构包括自管芯由内向外依次设置的多层反射层,套管外侧设有防护彩色钢板。如图1至图3所示,可设置两层、四层或更多层的反射层套在输热芯管5的外围,反射层之间可等距设置。
作为优选,所述反射层为在反射材料层上通过耐高温胶与玻璃纤维布粘结的复合层,所述反射材料可优选采用铝箔,所述铝箔的纯度不低于99.6%,厚度不小于15μ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苏夏工程设计有限公司,未经南京苏夏工程设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8032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码头装船机伸缩机构轨道制作专用对接工装
- 下一篇:绞肉机的绞肉通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