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拉床排屑斗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80176.3 | 申请日: | 2012-06-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557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9 |
发明(设计)人: | 林绿高 | 申请(专利权)人: | 缙云县高新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D39/00 | 分类号: | B23D39/00;B23Q11/00 |
代理公司: | 杭州赛科专利代理事务所 33230 | 代理人: | 陈辉 |
地址: | 321404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拉床 排屑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拉床,特别是一种拉床排屑斗。
背景技术
常用的排屑斗多采用敞开式或全封闭式。敞开式排屑斗在排屑时切屑或冷却液易飞溅,且不美观。而全封闭式排屑斗由于看不清排屑斗内部情况,当切屑或异物进入排屑斗时,由于受排屑斗长度、坡度影响,切屑或异物堆积卡住而无法顺利进行清理。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排屑斗结构。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拉床排屑斗,包括斗体,斗体左端与底座上排屑口连通连接,斗体中部上侧设有开口,斗体上开口处连接有盖板。
对于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化,所述开口处上边沿和下边沿上分别设有倒扣,所述盖板从斗体一侧嵌入与上下两侧倒扣之间开口处外。
对于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化,所述盖板上连接有用于移动盖板的把手。
对于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化,所述斗体左端通过连接端板与底座上排屑口连通连接。
对于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化,所述斗体左端与连接端板焊接连接。
对于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化,连接端板通过螺栓与底座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与背景技术相比,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常用的排屑斗多采用敞开式或全封闭式,敞开式排屑斗在排屑时切屑或冷却液易飞溅,且不美观,而全封闭式排屑斗由于看不清排屑斗内部情况,当切屑或异物进入排屑斗时,由于受排屑斗长度、坡度影响,切屑或异物堆积卡住而无法顺利进行清理。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既能防止切屑或冷却液飞溅,且美观,又能看清排屑斗内部情况,将堵塞在排屑斗内的切屑或异物顺利地清理出来的一种排屑斗上端开口的结构。
附图说明
图1是拉床排屑斗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的实施方式
实施例1:参考图1。拉床排屑斗,包括斗体4,斗体4左端通过连接端板1与底座上排屑口连通连接,斗体4中部上侧设有开口4a,斗体4上开口4a处连接有盖板2。所述开口4a处上边沿和下边沿上分别设有倒扣3,所述盖板2从斗体4一侧嵌入与上下两侧倒扣3之间开口4a处外,盖板2的安装采用抽拉式,拆装方便。所述盖板2上连接有用于移动盖板的把手2a。所述斗体4左端与连接端板1焊接连接。连接端板1通过螺栓与底座固定连接。
当无需清理排屑斗时,将有把手2a的盖板2嵌入于上边沿和下边沿上的倒扣3之间,此时排屑斗为封闭式,能防止切屑或冷却液飞溅,且美观。当排屑斗内堵塞有切屑或异物时,将盖板2从上边沿和下边沿上的倒扣3之间一侧抽出,然后进行对斗体内的切屑或异物进行清理。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核心技术特征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形,这些改进和变形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缙云县高新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缙云县高新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8017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新型悬挂结构的模块电视墙
- 下一篇:一种核桃破壳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