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带有挡油板的油底壳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79467.0 | 申请日: | 2012-06-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3270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7 |
发明(设计)人: | 苑朝晖;曹晓峰;张宏辉;逯明;霍俊兰;汪自强;常亮;臧真伟;蔡旭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风朝阳朝柴动力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M11/00 | 分类号: | F01M11/00 |
代理公司: | 天津盛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09 | 代理人: | 董一宁 |
地址: | 122000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带有 挡油板 油底壳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发动机附属部件,具体涉及一种柴油发动机的油底壳。
背景技术
油底壳作为承载润滑机油的容器是发动机重要的组成部分;油底壳一般由深池和浅池两部分组成,机油泵的集滤器置入到深油池中取油。油底壳内机油容量理论上要求其液面要高出集滤器滤网一定的距离,当汽车在行进中因油面波动或汽车上下坡时,因液面倾斜而出现滤网露出机油液面,造成集滤器吸油量过少,保证不了润滑系统的压力和流量。因此设计汽车在最大坡度上以及在颠簸路面上运行时,要求油底壳内的机油液面不能低于集滤器的滤网。但是高速行驶的汽车在坡道急刹车时,机油在惯性的作用下,浅油池被填满,而造成深油池底端缺油,使集滤器无发吸进足够的机油,导致发动机压力润滑的油量和压力不足,对发动机造成磨损。本实用新型的提出可以使这一难题得到解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带有挡油板的油底壳,可有效防止汽车在急刹车时集滤器周围油量的流失。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进行说明。带有挡油板的油底壳,在油底壳的浅油池和深油池之间设有挡油板,挡油板的位置置于深浅油池弧线交汇靠近浅油池的一侧,挡油板与浅油池底部留有间隙,作为回油通道,挡油板上部低于油底壳密封面。
本实用新型的特点及有益效果是,汽车在急刹车时,能有效的防止油底壳内机油大量窜到浅油池中,保证集滤器吸油滤网附近有充足的机油。本装置结构虽然简单,但效果却非常明显,本实用新型适合在任何发动机上安装应用。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结构原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结构简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原理作进一步的说明。带挡油板的油底壳,具体结构方案是;在油底壳的浅油池1和深油池2之间设有挡油板3,挡油板的位置置于深浅油池弧线交汇靠近浅油池的一侧。挡油板与浅油池底部留有间隙,作为回油通道,间隙为8~20mm;挡油板上部低于油底壳密封面10~12mm。挡油板焊接固定在油底壳侧壁上。挡油板与浅油池底部留有的间隙a=14mm;挡油板上部低于油底壳密封面b=10mm。
汽车正常行驶的过程中大的颠簸以及上下坡过程中,油底壳液面大幅波动,部分机油会通过挡油板下端的空隙窜到浅油池中,然后顺着油底壳浅油池,经过挡油板下端的回油通道流回到深油池中。集滤器滤网会在设计范围内不会露出机油液面。当汽车急刹车或在坡路急刹车时,机油在惯性力的作用下,瞬间冲向油底壳浅油池,但是由于挡油板的阻碍,只有极少部分机油顺着回油通道流入到浅油池中,然后再流回到深油池中。这样能保证急刹车或坡路急刹车中油底壳深油池内的机油容量,达到保证发动机机油压力润滑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风朝阳朝柴动力有限公司,未经东风朝阳朝柴动力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7946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前支式电控硅油离合器
- 下一篇:一种改进的摩托车发动机左曲轴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