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管道流体喷溅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79439.9 | 申请日: | 2012-06-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9112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13 |
发明(设计)人: | 杜茂庆;刘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55/00 | 分类号: | F16L55/00 |
代理公司: | 鞍山华惠专利事务所 21213 | 代理人: | 赵长芳 |
地址: | 114021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管道 流体 喷溅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管道设施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防管道内流体喷溅的装置。
背景技术
在工业化生产线中,尤其是结构紧凑的生产线中,各种流体管道、膨胀节、逆止阀、弯头等设施因锈蚀、老化、过负荷、外力等原因发生崩裂,导致管路中的水、油、蒸汽等流体喷溅到其它设备上,造成不可预测的伤害,如损坏电气设备、污染加工产品等。
目前,避免流体喷溅的方法只有加强保养、定期更换,没有一种有效的、可靠的方法。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阻挡管路中的流体喷溅到其它设备和人身上,避免发生设备和人身伤害事故的防管道流体喷溅装置。
为此,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防管道流体喷溅装置,其特征在于,由外壳和阻尼板组成;所述外壳由两个断面为半圆形或半椭圆形壳体对扣而成,外壳两端设有管道孔,两个侧边上设有螺栓孔,外壳上开有至少一个导流口,外壳内壁装有阻尼板。
所述外壳两端或一端向内与管道孔孔壁平行加工有挡水圈。
所述阻尼板表面为毛刺状或网格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将本实用新型安装在各种因锈蚀、老化、过负荷、外力等原因易发生泄漏或崩裂的流体管道、膨胀节、逆止阀、弯头等部位上,可有效防止管路中的水、油、蒸汽等流体喷溅到其它设备和人身上,从而减少污染和设备损坏,避免设备和人身伤害事故。
附图说明
图1为防管道流体喷溅装置外形示意图。
图2为A-A剖面图。
图3为B-B剖面图。
图4为毛刺状阻尼板侧视图。
图5为网格状阻尼板俯视图。
图中:外壳1、螺栓孔2、导流口3、管道孔4、阻尼板5、挡水圈6、毛刺7、网格8。
具体实施方式
由附图可见,本实用新型防管道流体喷溅装置主要是由外壳1和阻尼板5所组成。为了便于安装,外壳1分为两半部分,即由两个断面为半圆形或半椭圆形壳体对扣形成一个圆筒或椭圆筒,实施例为圆筒(见图2)。外壳1的上下两个侧边上分别设有螺栓孔2,通过螺栓将两个壳体连接在一起。在外壳1两端预留有管道孔4,外壳1表面上开有2个导流口3,外壳1的左端向内与管道孔4孔壁平行加工有一道挡水圈6(见图2、3)。最后,将阻尼板5安装至外壳1的内壁上即可。
外壳1的内径应大于被保护物的外径,并且留有阻尼板5和流体的冗余空间。外壳1的两端管道孔4的内径则接近于管道的外径。
阻尼板5的表面形状既可选用毛刺状(如图4所示),即阻尼板5的表面密布毛刺7;也可选择网格状(如图5所示),即阻尼板5的表面由网格8组成,其作用都是吸收高速运动流体的动能,使得流体不再继续喷溅。
当防管道流体喷溅装置水平安装时,流体在重力的作用下通过导流口3流出。
当管道防流体喷溅装置垂直安装时,流体在重力的作用下向下运动,因为装置在垂直安装后,挡水圈6的高度大于导流口3的最低位置。通过挡水圈6的作用,使得流体通过导流口3流出。
为了便于点检被保护的管道设施,外壳1和阻尼板5的材质可选择透明的高分子材料制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鞍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鞍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7943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发动机消音器支架
- 下一篇:刚性自封式快装接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