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钩缓用剪切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278305.5 | 申请日: | 2012-06-1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698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16 |
| 发明(设计)人: | 姜晓东;吴刚;杨庆龙;邓大伟;张晋伟;阙红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车戚墅堰机车车辆工艺研究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1G9/20 | 分类号: | B61G9/20 |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02 | 代理人: | 何朝旭 |
| 地址: | 213011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钩缓用 剪切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与轨道车辆车钩缓冲装置集成的剪切装置,尤其是一种钩缓用剪切装置,属于轨道车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车辆端部的车钩缓冲装置中设置能量吸收结构是已知的,其作用是吸收车辆受到意外撞击时产生的的冲击力,以保护人员和车辆设备安全。但是,在很多情况下,尚需要在钩缓与车体底架安装座之间设置剪切装置,以防冲击力过大,过载保护吸能装置不能完全吸收车辆撞击所产生的能量,导致车辆损坏和人员伤亡。此装置实质为过载保护装置,当意外撞击产生的冲击力足够大时,剪切装置发生作用,钩缓与车体底架安装座分离,依靠车辆端部的防爬器吸收撞击能量,从而保护车体和人员安全。
在现有技术中,剪切装置普遍采用剪切销轴和收缩式的剪切螺栓等形式。其中剪切螺栓更为常见,其典型结构包括安装座、变形套、剪切螺栓、螺母等,此种结构结构复杂,组装不便,且使用过程中出现安装座开裂的情况;剪切销轴属于缓冲器内部零件,虽然结构简单,但可靠性欠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通过结构改进,提出一种结构简单、组装方便的钩缓用剪切装置。
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的钩缓用剪切装置包括具有穿孔的条状安装板,所述穿孔中压入过盈配合的过盈套,所述过盈套的压入端具有锥度,所述过盈套的内孔中穿装通过螺母与车体底架固连的螺栓,所述穿孔的内径大于所述螺栓头的外径。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化之一是:所述安装板为两块条状安装板,所述两块条状安装板的相对一侧中部分别具有凹陷,所述条状安装板的两端分别具有穿孔。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化之二是:所述安装板为中部具有敞口的连体结构,所述穿孔分别位于所述连体安装板的四角。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完善是:所述穿孔的一端具有沉孔。尤其是,所述过盈套具有与所述沉孔相配的凸缘。
本实用新型依靠过盈配合达到过载保护的目的,可完全替代现有的收缩式剪切螺栓,有效地避免安装座开裂的情况发生,结构简单合理。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侧视图。
图3为图1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安装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的钩缓用剪切装置如图1、2、3所示,条状安装板1的中部一侧具有凹陷,两端分别具有穿孔,各穿孔中压入过盈配合的过盈套2,过盈套2的压入端具有锥度,其内孔中穿装通过螺母5与车体底架A固连的螺栓6,穿孔的内径大于螺栓头的外径。图中3、4均为垫圈,B为缓冲器安装接口。
使用时,如图1、2所示,将过盈套的外圆柱面和安装板的穿孔中涂抹专用润滑脂后,通过工装将过盈套压入安装板。再将一对钩缓用剪切装置与车体底架A固连。
为保证该结构安全可靠,避免出现因加工工艺等因素造成过盈力偏小,误触发的情况,可在条状安装板的穿孔一端加工一沉孔,最好在相应的过盈套上留有与沉孔相配的凸缘。这样,当车辆受到意外撞击时,安装板穿孔处的沉孔台阶将过盈套的凸缘在根部剪断,再依靠过盈力保护车体,从而形成双重保护。
当车辆制动或受到纵向意外撞击时,车钩力的作用顺序为钩缓→安装板1→过盈套2→螺栓6→螺母5等→车体底架A。当车钩力较少时,冲击力被缓冲器和过载保护装置缓和吸收;当车钩力较大、且过载保护装置不足以吸收冲击能量时,本剪切装置发生作用,过盈套2在螺栓6的作用下与安装板1分离,钩缓与车体底架分离,从而起到过载保护作用。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的钩缓用剪切装置安装板如图4所示,为中部具有敞口的连体结构,穿孔分别位于连体安装板的四角。即根据需要以中部具有敞口的一体结构取代一对条状安装板。
实践证明,本实施例的装置结构简单,依靠过盈配合达到过载保护的目的,可完全替代现有的收缩式的剪切螺栓,且可有效地避免安装座开裂的情况发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车戚墅堰机车车辆工艺研究所有限公司,未经南车戚墅堰机车车辆工艺研究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7830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