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池塘半人工繁殖连续注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77749.7 | 申请日: | 2012-06-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599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06 |
发明(设计)人: | 丁文岭;冯桃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丁文岭;冯桃健 |
主分类号: | A01K61/00 | 分类号: | A01K6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连和连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8 | 代理人: | 奚衡宝 |
地址: | 2252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池塘 人工 繁殖 连续 注射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池塘半人工繁殖连续注射装置,属于渔业用装置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现有对鱼注射激素过程中,一般为间歇性注射方式,即当对前一条鱼注射完毕后,需要将注射器重新从药液瓶内吸入激素,然后再对下一条鱼进行注射;此种注射方式注射效率低,不利于池塘规模化半人工繁殖。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缺陷,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实现连续注射的池塘半人工繁殖连续注射装置。
为此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设置在存鱼网箱的支架上,包括输液袋,输液袋下通过输液管连接一连续注射器。
所述注射装置设置在繁殖池网箱支架上,输液袋设置在支架上部,连续注射器临时夹在支架中部,注射时容易取下置于手中操作,两者之间通过输液管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本实用新型注射方式从传统的间歇性注射方式转变成连续性注射方式,通过输液袋药业连续输入至连续注射器实现群体连续注射,节药了大量人力和物力,从而大大提高了催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输液袋、2为输液管、3为连续注射器、4为存鱼网箱。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包括输液袋1,输液袋1下通过输液管2连接一连续注射器3;本实用新型的注射装置设置在存鱼网箱4支架上,输液袋1设置在支架上部,连续注射器2临时夹在支架的中部,两者之间通过输液2管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输液袋1内的催产激素由促黄体释放激素和地欧酮组成,在异育银鲫“中科三号”的亲本催产注射过程中,其母本按每公斤注射5微克促黄体释放激素+2毫克地欧酮组合剂,父本注射剂量减半,输液袋内注射液事先按比例配制;其注射量均由连续注射器3设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丁文岭;冯桃健,未经丁文岭;冯桃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7774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