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预埋框的改良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277720.9 | 申请日: | 2012-06-1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5579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27 |
| 发明(设计)人: | 赖山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赖山林 |
| 主分类号: | E06B1/02 | 分类号: | E06B1/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龙寰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9 | 代理人: | 孙皓晨;雷电 |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预埋框 改良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创作为一种窗户预埋框结构,特别指一种可内藏电线使铝门窗外观美化并增加施工方便的预埋框的改良结构。
背景技术
现代人生活品质提升,故人们对于居住安全方面非常注重其品质,就建筑结构整体性而言,现今门窗一般选择质量轻、不易生锈及容易施工组装的铝门窗,几乎成为大众最常使用的选择,且为了安全上考量大多都会加装防盗系统系统与各类安全监视系统,然而在传统铝门窗于安装及施工上,通常在窗口或门框已有雏型时,即进行铝门窗框体安装否则会影响后续施工,且铝门窗框体在建筑施工未终结前完成装设前,常会造成铝门窗框体在营建施工过程中遭到不经意的破坏与刮伤等痕迹,根本无法确保建筑完工后铝门窗的品质完整,是以,业者为克服上述问题也研发出解决方法,如中国台湾第146643证号所运用的技术包含由自攻螺丝、门窗框体及预埋框(即由锁固框条与预埋框条所组成),其中,是于该门窗框体纵向端面上设以一凹槽,而配合预埋框中的锁固框条的凸出段以自攻螺丝而进入于门窗框体的凹槽中完成结合,进以由上述组件而构成一铝门窗与预埋框组件结构,而使其在建筑过程中对于铝门窗可免除受到不当破坏及增进铝门窗安装更牢固效果,然后此方式虽可以改善铝门装在安装过程中被碰伤的情形,但于铝门窗安装完成后才可装设的防盗系统或电话线等线路,对于外露于铝门窗框体的线路使宵小容易拆除,对此安全性上实属不足,且线路外露于框体外在视觉上也不美观。
有鉴于此,本创作人针对上述预埋框的缺失以及操作上的诸多不便,本着锲而不舍的精神,积极不断的加以研究改良,并经长期的努力与试验,终于开发设计出本创作“预埋框的改良结构”来改善常用的方式。
发明内容
本创作的主要目的,在于解决线路(例如:防盗线)装置时外露于铝门框体上的问题。
本创作的另一目的,在于改善铝门窗框体于施工时碰撞损坏并防止刮伤状况的发生。
缘于达成上述创作目的,创作“预埋框的改良结构”包含一预埋框体,该预埋框体由四个略呈L型框架及上盖组成的矩型框体,该框架的L型处设置一容室并于容室凸出的部分设有一突起部,且该突起部内设有一扣合部,该扣合部能与该上盖的卡擎部密合组装以达到收置线路的目的,使线路不至于外露于铝门窗外部上,进一步使铝门窗看起来更加美观,俾可利用该容室收纳其线路。
一种预埋框的改良结构,与铝门窗本体装设,包括一预埋框体,其中:该预埋框体,由四个框架及对应该框架的上盖接合成一矩形框体,该框架为长条L型,并于靠近L型处形成一容室,该容室用以容置线路,并于该容室凸出框架水平的部份设置一突起部,该突起部有一预设的开口向外贯穿之,另该突起部设有一定位面,该突起部内侧设置一扣合部,该定位面与框架的预设角度平面形成一结合面,该上盖装设于该开口中,并设置至少一对应于该扣合部的卡擎部,利用外力将卡擎部卡入该突起部使其相互密合;该预埋框体的嵌合部埋入预定的水泥壁中,该铝门窗本体装设至该结合面与该定位面上,与突起部的定位面相贴合使该铝门窗本体定位固定。
该卡擎部形状相互对应配合该扣合部形状。
该卡擎部为一弹性体。
本实用新型利用预埋框框体本身的设计并搭配所组装的上盖,即可达到预期的功效,能有效的达到收纳各类线路的效能,也可防止铝门窗在安装施工过程中被碰伤损坏,同时使安装完成的铝门窗体于外观上更加美观与便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创作实施例的立体组合图。
图2为本创作实施例的局部放大分解图。
图3为图2所示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4为本创作实施例的预埋框体与铝门窗本体组合图。
附图标记说明
预埋框体-10;框架-11;容室-12;突起部-121;扣合部-122;定位面-123;开口-124;上盖-13;卡擎部-131;嵌合部-14;结合面-15;线路-20;水泥壁-30;铝门窗本体-40。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审查员得以更加了解本创作的构造、功效、特点以及为达成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及其他功效,以下兹举一较佳实施例并配合图式详细说明如下:
请参阅图1至图4是本创作一较佳实施例所提供一种“预埋框的改良结构”,其主要包含一预埋框体10,该预埋框体10,由四个框架及对应该框架的上盖接合成一矩形框体构件组合而成,其中:
请参阅图1至图3,该预埋框体10由四个框架11及上盖13组成一矩形框体,且该框架11呈一长条L型状,并于该框架11靠近L型处形成一容室1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赖山林,未经赖山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7772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层烘干机的新型风循环系统
- 下一篇:电缆卷筒防错卷装置及电缆卷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