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体温计用后处理机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77597.0 | 申请日: | 2012-06-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824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23 |
发明(设计)人: | 顾云靓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中医药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L2/18 | 分类号: | A61L2/18;G01K5/06 |
代理公司: | 上海浦一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11 | 代理人: | 潘诗孟 |
地址: | 201203 上海市浦***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体温计 处理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体温计用后处理机。
背景技术
中国专利CN201701526U于2011年01月12日公开了一种体温计消毒装置,包括盛装消毒液的消毒桶和与所述消毒桶配合使用封装消毒液的桶盖,所述桶盖与消毒桶通过分别设置在所述桶盖与消毒桶上的螺纹密封连接,所述消毒桶内还固定有体温计支撑架。
中国专利CN201750920U于2011年02月23日公开了一种体温计消毒装置,包括酒精瓶、瓶盖,其中,还包括试管、卫生棉盒,所述酒精瓶与瓶盖通过螺纹连接,瓶盖上有圆孔,卫生棉盒安装在酒精瓶的一侧,试管安装在卫生棉盒上,所述卫生棉盒的开口向上,试管的管口向上;所述瓶盖为橡胶材质;所述瓶盖上圆孔的直径为1cm;所述卫生棉盒为塑料材质制成;所述试管的长度为5cm。
体温计的消毒一直是医院质控检查的重点工作,体温计属于中度危险性物品。在消毒技术规范中明确提出,对于体温计的消毒必须采用高水平消毒法消毒[1]。目前医院通常使用的体温计消毒盒多为简易的盒体,难以形成严格、规范的操作。体温计消毒后需用手取出,用清水冲净消毒液后,擦干备用。在此操作中护理人员常常不可避免的触及到消毒液,会伤及皮肤。有资料表明:过氧乙酸、有效氯、酒精对皮肤有明显刺激,使用者普遍感到手部皮肤干燥,尤其是过氧乙酸和有效氯,临床护士频繁接触后造成双手皮肤干燥、脱皮、裂口达100%[2]。另外,也可因手的接触导致体温计的二次污染,因此易发生交叉感染;且消毒药液的使用量得不到有效控制,易造成浪费[3]。
近年来,许多护理工作者也在体温计消毒容器上做了许多改进,譬如前述中国专利CN201701526U和中国专利CN201750920U,但只解决了消毒过程中的部分问题[4],仍未能做到将体温计用后处理一体化进行,兼具消毒和甩温功能的体温计处理设备还未有发现,并未真正做到将体温计用后处理的整个过程化繁为简,对临床医护人员的帮助并不是很大,因此也未能得到很好的推广。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S].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2002.41;
〔2〕马艾莉,杨成秀,魏华.4种消毒液对医务人员的手消毒效果观察.实用护理杂志,1998,14(4):200;
〔3〕王佩,轧春妹,尤炜,陈俊华.体温计消毒盒的设计与应用.天津护理杂志,2008,16(3):171;
〔4〕刘小明,石艳姣.体温计消毒盒的设计与应用.当代护士,2006,10:109-110。
目前临床上使用后的体温计,消毒和甩温通常都是分开进行的。一般的操作流程为:1、将使用后的体温计放入2000mg/L有效氯溶液中浸泡5分钟;2、取出,用流动水冲净;3、用甩温仪或者直接人工甩温至35℃以下;4、再将体温计放入2000mg/L有效氯溶液中浸泡30分钟;5、取出,用冷开水冲净,备用。整个过程较为繁琐,医护人员在将体温计放入或是从盛有有效氯溶液的容器中取出时,为了避免对手部皮肤的刺激和伤害,都需要戴手套。此外,有效氯溶液还有一股刺鼻的气味,许多医护人员在操作时还会戴上口罩。大量一次性物品的使用,以及繁琐的操作过程中多次将体温计转移,难免会增加其二次污染和损坏的可能,长此以往,将会造成不小的物质损失。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提出一种能对使用后的体温计进行消毒——甩温——再消毒,且整个过程能够一体化进行,使经过处理后的体温计呈备用状态的体温计用后处理机。
根据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体温计用后处理机,包括壳体,壳体内具有上下两层结构,上下两层通过横向隔板隔开,其创新点在于,壳体上层设有相互独立的清水桶和消毒水桶,清水桶和消毒水桶之间通过纵向隔板隔开;壳体下层设有机体,机体内具有空腔,空腔内具有可绕其中心轴旋转的罐架,罐架上设有多个体温计存放罐,罐架的中心轴和电机的输出端连接,电机与机体内的空腔完全隔开;清水管的一端连接设在清水桶内,另一端连接设在机体空腔内,清水管上设有水位继电器和延时继电器;消毒水管的一端连接设在消毒水桶内,另一端连接设在机体空腔内,消毒水管上也设有水位继电器和延时继电器;排液管的一端设在机体内空腔底部,另一端设在壳体外,排液管上设有放液阀。
根据一个实施例,本实用新型前述体温计用后处理机中,机体底部设有避震弹簧。
根据一个实施例,本实用新型前述体温计用后处理机中,体温计存放罐四周具有小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中医药大学,未经上海中医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7759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