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路面排水沟成型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77531.1 | 申请日: | 2012-06-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888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23 |
发明(设计)人: | 李广浩;刘金瑞;黄开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十七局集团第六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C19/50 | 分类号: | E01C19/50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203 | 代理人: | 朱凌 |
地址: | 361000***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路面 排水沟 成型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道路施工辅助设备领域,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路面排水沟成型模具,其能迅速成型出路面排水沟,并且还具有拆装便利的特点。
背景技术
请参阅图1所示,在修建高速公路时,为了保证该高速公路能具有高质量的路况,往往还需要修建排水沟200、集水沟300以及衬砌400等,该排水沟200是用于及时将公路路面500上的积水排走,该集水沟300则用于将公路两旁的水快速排走,该衬砌400则是沿隧道洞身周边或道路周边用钢筋混凝土等材料修建的永久性支护结构,该衬砌400是用于防止围岩变形或坍塌。
目前在修建排水沟时,往往是采用添加预置块600的方式来实现,该预置块600是预先成型出排水沟200的标准块,具体如图2所示,该排水沟200包括排水沟主体210以及排水沟开口220,该排水沟主体210与排水沟开口220相连通。该排水沟200的具体修建过程是在确定好排水沟的长度后,选择合适数量的预置块600并经首尾依次相连后而被放置在路面500上,接着再将预置块600周边的空间浇注上路面材料从而形成含有排水沟的公路路面500。
由上可知,现有的排水沟成型方法,其还必须首先成型出预置块600,并且还需要将预置块600准确地放置在路面500上,具有操作工序繁琐以及工作效率低的缺陷。
有鉴于此,本发明人针对现有技术在成型排水沟200时的上述缺陷深入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路面排水沟成型模具,其可以快速成型出路面排水沟,并还具有快速拆卸的功效,从而解决现有技术在成型排水沟时具有操作工序繁琐以及工作效率低的问题。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路面排水沟成型模具,其中,包括用于成型出排水沟主体的气囊组件以及用于成型出排水沟开口的模板组件,该气囊组件包括气囊以及设置在气囊上而用于控制气囊内气体进出的气嘴,该模板组件则设置在气囊的上方并具有第一模板、第二模板以及连接钢筋,该第一模板和第二模板呈V字形排列设置,该连接钢筋则设置在第一模板和第二模板之间。
进一步,该模板组件具有至少两条连接钢筋,该两条连接钢筋沿上下方向间隔设置。
进一步,该第一模板和第二模板与气囊之间均密封相连。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涉及的一种路面排水沟成型模具,其在需要成型排水沟时,只需先通过气嘴将气囊充满气体,接着关闭气嘴后将气囊放置在需成型的排水沟处,然后在气囊的上方设置好第一模板、第二模板以及连接钢筋,最后再浇注路面即可。由于该气囊以及第一模板、第二模板和连接钢筋能在路面中区隔成型出排水沟主体以及排水沟开口,故本实用新型能在铺设路面的同时即完成了对排水沟的施工,具有工作效率高的特点;另外,在完成排水沟成型后只需打开气嘴,气囊则可以轻易实现从已成型的排水沟中拿出,从而达到可反复多次利用的功效。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高速公路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预置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路面排水沟成型模具在实际应用时的示意图。
图中:
路面排水沟成型模具 100
气囊组件 1 气囊 11
气嘴 12 模板组件 2
第一模板 21 第二模板 22
连接钢筋 23
排水沟 200 排水沟主体 210
排水沟开口 220 集水沟 300
衬砌 400 路面 500
预置块 600。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阐述。
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涉及的一种路面排水沟成型模具100,其包括气囊组件1以及模板组件2,该气囊组件1用于成型出排水沟主体210,该模板组件2则用于成型出排水沟开口220,该排水沟主体210与排水沟开口220相连通,从而可以将路面500上的水通过排水沟开口220而流至排水沟主体210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十七局集团第六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铁十七局集团第六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7753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