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立式千分表的测量平台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277516.7 | 申请日: | 2012-06-1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7607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16 |
| 发明(设计)人: | 张建国;张玉焕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海鸥表业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B5/00 | 分类号: | G01B5/00 |
| 代理公司: | 天津才智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8 | 代理人: | 杨宝兰 |
| 地址: | 300308 天津市***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立式 千分表 测量 平台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测量平台,特别是涉及一种立式千分表的测量平台。
背景技术
测量产品尺寸常用的仪器是立式千分表,立式千分表要求被测的零件水平放置,对一些不规则或非标准部件,且要求精度高的被测部件,无法直接使用立式千分表进行测量。手表中的部件要求尺寸精度高,制造和检验都有较高的要求,而且部件多为不规则的非标准部件,如手表夹板部件,两面都有挖空且其中一面还有凸出的圆柱,无法直接用立式千分表进行测量,需要一个测量平台,图1a和图1b分别是测量平台的平面示意图和剖视图;测量平台是一个圆柱体,圆柱体的平面有孔;图2a和图2b是被测零件的平面示意图和剖视图;图3是现有被测零件安装在测量平台时的平面示意图。如图1a至图3所示,被测零件包括第一上平面1,第二上平面4,下平面2和圆柱3;所述圆柱3置于测量平台上的孔内,为使零件与测量平台紧密接触,需要人为按压第二上平面4,进而测量下平面2至第一上平面1的距离。但利用该测量平台所测出的数据由于需要人为用手按压测量,而每个人用力不一样,测量数据会有误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无需人为干涉的立式千分表的测量平台。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立式千分表的测量平台,包括底板、弹簧、压片和螺丝;所述螺丝上套装有弹簧和压片,套装有弹簧和压片的螺丝旋入底板上形成的螺纹孔内;所述底板上形成有收纳加工零件凸出圆柱的凹槽。
所述凹槽贯通底板。
所述凹槽的数量小于或等于零件凸出圆柱的数量。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压片可以有效压住被测零件,避免了人为干涉所形成的误差,可高速、快捷、准确的测量被测零件的尺寸。
附图说明
图1a和图1b分别是现有测量平台的平面示意图和剖视图;
图2a和图2b是现有被测零件的平面示意图和剖视图;
图3是现有被测零件安装在测量平台时的平面示意图;
图4a和图4b是本实用新型测量平台的平面示意图和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被测零件安装在测量平台时的平面示意图。
图中:
10.底板 20.弹簧 30.压片 40.螺丝。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4a至图4b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立式千分表的测量平台,包括底板10、弹簧20、压片30和螺丝40;所述螺丝40上套装有弹簧20和压片30,套装有弹簧20和压片30的螺丝旋入底板10上形成的螺纹孔内,即,将压片30紧固在底板10上,根据被测量手表零件的厚度尺寸,可通过调整螺丝的松紧,调整压片与底板的距离,从而将压片与底板的距离与被测量零件厚度相符,保证压片更好的压住手表零件,使零件的平面与底板平面贴合;所述底板10上形成有收纳加工零件凸出圆柱的凹槽11,所述凹槽11的数量小于或等于零件凸出圆柱的数量,零件上只有两个凸出圆柱时,就开一个凹槽;零件上有多个凸出圆柱时,凹槽的数量小于或等于零件凸出圆柱的数量,所述凹槽11贯通底板10。
如图5所示,现以立式千分表的测量平台测量夹板零件为例进行说明,夹板底平面凸出的圆柱从底板上的长凹槽一侧推进长凹槽中,夹板的底平面贴在底板10的上平面上,将夹板顺着长凹槽方向推到压片30刚好压到被测量零件需要压的点上,如图1中所示的第二上平面位置,然后开始用立式千分表测量零件如图1所示下平面2至第一上平面1的距离;测量完成后将零件顺着长凹槽方向推出底板10,完成一个零件的测量。
本实用新型可以根据被测零件的特点分别选用不同厚度的弹簧片,使压片更好的压住手表零件,有效解决了人为干涉所形成的误差,为高速、快捷、准确的测量手表零件的尺寸提供了保障。
值得指出的是,本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上述具体实例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无需经过创造性劳动,即可联想到的实施方式,均属于本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海鸥表业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天津海鸥表业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7751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短信传输系统及其传输方法
- 下一篇:信息处理设备的监控管理系统





